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教育 > 院校教育

南华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8-07-16 19:41:00

  一、 协作培养单位简介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深圳市东湖医院)始建于1985年,是由深圳市政府创办的一所大型现代化“强专科、大综合”的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以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器官移植中心建设为两翼,以肝病、肺病、艾滋病、新发和疑难感染病四大医学中心建设为支柱,全力打造深圳市医疗高地和广东省高水平专科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规划病床500张,实际开放床位850张。医院现有在岗职工近15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6人,硕士学位211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为深圳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及非直属附属医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华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2018年6月已被批准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大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先后建成包括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内的15个国家及省市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2011年又分别获得广东省新发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2013年医院感染科获得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

  借力市委市政府“三名工程”,医院以“柔性引才”为基本思路引进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团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郑树森院士团队、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奥生物集团程京院士团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李兰娟院士团队、解放军302医院王福生院士团队等12个院士、高水平团队。2017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获得国家卫计委颁发的肝脏移植、肾脏移植资质。医院现全力建设器官移植中心,并以器官移植工作为龙头推动医疗水平综合发展,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为深圳科研领头单位之一,医院设有深圳市肝病研究所,实验室面积4682㎡,建设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和SPF级动物室,其中BSL-3实验室391㎡,动物实验室391㎡。近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项,获得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亿元;2012年感染病科引进的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获深圳市“孔雀计划”资助(2500万元);2015年获得深圳市卫生系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近3年发表SCI论文120余篇。

  近年来,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突飞猛进,在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6个专科科技影响力排名中,结核病学排名全国第6位,传染病学排名全国第18位。

  2013-2016年深圳市政府先后批准并启动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政府投资8.7亿元,新增床位850张,项目拟于201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政府投资27.3亿元,拟新建设床位950张,项目预计2020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总床位将达到2300张。

  二、 专业方向设置

  1、外科学肝胆外科专业方向:

  肝胆胰常见多发病的良性病因及肿瘤早期诊断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技术;终末期肝病的肝移植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包括供肝评估、缺血再生、异种供体研究。学科带头人为刘磊。

  2、内科学传染病学专业方向:

  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包括疑难重症感染科、艾滋病科、肺病科、肝病科4个亚专科) 于2013年获得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广东省感染性疾病临床重点专科。本专业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免疫致病机理、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预测及临床治愈、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新技术及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新发病原快速鉴定及感染病宏基因组研究、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科带头人为刘映霞。

  3、外科学麻醉专业方向:

  主要围绕器官移植手术和感染手术麻醉及器官功能的保护等。学科带头人为何仁亮。

  4、外科学乳甲外科专业方向:

  主要开展乳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病分子机制与个体化治疗的课题研究。专注于研究维生素D与乳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治疗的关系。活性维生素D作用于乳腺癌的分子信号通路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学科带头人为郑维。

  三、 硕导个人简介

  1、刘磊

  刘磊,博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广东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小儿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

  擅长儿童肝胆外科疾病良恶性肿瘤、血管瘤、胃肠道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在国际及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专业著作3部,主持各级科研项目多项。2016年4月,刘磊院长带领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入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联合建立了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并成立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顺利开展器官捐献工作。2017年5月,医院获得国家卫计委肝、肾器官移植资质,成为新《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出台后深圳市第一家获得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推动了深圳市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2017年6月以来,医院成功完成器官捐献和移植手术42例,目前所有接受移植手术患者随访情况良好。刘磊院长以富有激情和高效的变革管理,推动医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于2017年11月顺利通过三级甲等评审,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获三级甲等资质传染病医院,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2、刘映霞

  刘映霞,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OSU博士后。曾任南华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肝病中心和感染科主任/教授,现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深圳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2015年与高福院士共同创建并管理深圳市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系深圳市感染病品牌学科和感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深圳市感染病质控中心主任。受聘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和南华大学硕导多年,2016年分别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和教授。

  长期从事内科学感染病研究兼临床、教学工作。在新发传染病病原快速鉴定及感染病精准诊治、干细胞治疗晚期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建立、HBV母婴阻断等方面研究造诣深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十二五”和“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作为第一负责人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批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评、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评委及深圳市长奖评委。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促会精准感染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培训教材1部、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3部。发表论文70余篇,期中SCI论文30余篇,系《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编委,《Scientific Reports》、《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等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

  3、何仁亮

  何仁亮、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疼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麻醉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深圳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2011年9月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主要从事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工作,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方法和急慢性疼痛的诊疗,对小儿麻醉、老年麻醉、心胸手术麻醉、危重病人手术麻醉和感染病手术的麻醉有较高的造诣,有肝肾移植手术麻醉和近500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经验;对DIC、ARDS、MOF有一定的研究;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临床麻醉、感染手术麻醉和麻醉药理的研究,主持并完成省市科研课题4项,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4、郑维

  郑维,外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部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甲乳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硕士生导师。2016年11月人才引进创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并担任主任。

  从医29年,长期从事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能高超,外科技艺精湛,服务耐心细致,医德医风高尚。在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相关性研究造诣深厚。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资助,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4项。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最高影响因子7.0),主编参编专著3部,发明专利1项。还曾获得深圳市实用型临床人才II类,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病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乳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乳腺医师分会、甲状腺医师分会常委,深圳市抗癌协会头颈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杂志通讯编委。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12年,培养研究生15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