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公告 > 通知公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工作总结与2019年计划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2-14 00:00:00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医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和奋斗拼搏下,医院加强品牌学科建设,积极创建高水平医院,围绕“一体两翼四支柱八支撑”战略方针,以高效的变革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争创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医院迎来跨越式发展。

一、资源配置

表1、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医疗资源配置

床位数(张)

420

420

690

778

778


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张)

7

7

7

7

7


全院员工总数(人)

994

1063

1171

1359

1473


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856

922

1031

1227

1254


医生数(人)

327

327

397

420

491


护士数(人)

409

424

490

619

662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一)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推进速度快,超过同期系列建设项目。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竣工验收,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并正式投入使用。

(二)改扩建工程(二期)进展顺利,方案设计市规土委龙岗管理局相关部门审批并于8月获得规划用地许可,10月正式开工。第一阶段为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楼(E栋大楼)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接下来进一步深化各项设计方案,稳步推进。

(三)人才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该项目于10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同意赋码,争取尽早开工,为满足医院高级人才的住宿提供保障。

二、工作量、治疗质量和工作负荷

2、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工作量、治疗质量和工作负荷

门诊人次(人次)

790147

849611

887341

878396

896887


其中:普通门诊人次

(人次)

432383

322353

310896

390753

367151


      专家门诊人次(人次)

357764

527258

576445

487643

529736


急诊人次(人次)

87830

85946

100151

107116

141827


健康体检(人次)

34167

35399

50845

61178

65584


住院患者入院例数(人次)

20644

21107

23009

23568

26700


出院人次(人次)

20646

21124

22907

23657

26624


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率

0.0353

0.034

0.0368

0.032

0.0337


死亡例数

211

213

223

245

248


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

3222

3036

3214

3248

3475


CD型病例比例

0.9127

0.9151

0.9252

0.9359

0.956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人次)

2365

2542

3394

3875

5166


 

三、工作效率(五年指标对比)

表3、工作效率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工作效率

平均住院日

10.88

10.91

10.69

10.02

9.75


病床使用率

1.1633

1.1536

1.2869

0.9652

0.959


床位周转次数

36.28

37.16

40.38

33.17

34.1


 

表4、医保收入情况


收入(万元)

同比

2014年

323,53

6.7%

2015年

326,34

0.9%

2016年

345,06

5.7%

2017年

362,71

5.1%

2018年

419,96

15.8%

 

四、患者负担(五年指标对比)

表5、患者负担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医疗费用

门急诊次均费用(元)

407.64

395.32

409.33

382.65

422.27


其中:药费(元)

193.59

172.47

165.56

131.56

127.53


出院次均费用(元)

12624.98

12317.39

13347.22

12962.94

14580.95


其中:药费(元)

4559.9

4032.44

3987.37

3446.3

3447.13


药占比(%)

0.4299

0.3922

0.3589

0.3088

0.2681


卫生材料占比(%)

0.072

0.069

0.069

0.0692

0.0848


 

五、资产运营(五年指标对比)

表6、资产运营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资产运营

医疗设备总值(万元)

30197

31799

34752

37258

39742


医疗收入(万元)

61855

63003

70995

68377

82324


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36615

38905

68184

96985

99703


资产负债率

0.4073

0.5002

0.1904

0.2331

0.2436


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卫生材料消耗

14.48

15.37

15.45

22.82

22.69


百元医疗收入成本

115.05

133.94

115.9

132.18

127.91


管理费用率

0.1637

0.2804

0.1435

0.1487

0.14


现劳务价值的医疗收入(万元)

107571987

112466155

127151972

129779647

175574975


万元业务收入能耗支出

182.96

185.96

142.73

163.29

161.85


 

六、人才引进及培养

1、2018年引进与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地方级领军人才1人,后备级人才2人,实用型人才Ⅰ类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1人。

2、2018年度医院院内“优才计划”共遴选赴境外进修学习人员14人,2019年医院将继续安排27人赴境外进修。

3、2018年全院新增学术团体任职22人次,其中国家级12人次,省级7人次,市级3人次。

4、2018年医院成功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基地(分别为内科专业基地、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放射科专业基地)。

表7、人才引进与培养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人才引进及培养

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数量(人)

1

3

0

8

6


其中:杰出人才(人)

0

0

0

0

0


      国家级领军人才(人)

0

0

0

0

1


      地方级领军人才(人)

1

0

0

1

1


      地方级后备人才(人)

0

0

0

1

2


      海外A类高层次人才(人)

0

0

0

0

0


      海外B类高层次人才(人)

0

0

0

0

0


      海外C类高层次人才(人)

0

1

0

2

1


      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I类(人)

0

0

0

1

1


      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II类(人)

0

2

0

3

0


员工副高及以上职称比重

197

200

227

244

266


国(境)内进修培训(人次)

20

71

42

19

41


其中:国内进修培训3个月及以下(人次)

0

3

6

5

1


      国内进修培训3-6个月(人次)

12

59

25

8

33


      国内进修培训6-12个月(人次)

3

4

9

5

7


      国内进修培训12个月以上(人次)

5

5

2

1

0


国(境)外进修培训(人次)

1

3

7

7

28


其中:国外进修培训3个月及以下(人次)

0

1

0

4

15


      国外进修培训3-6个月(人次)

0

0

5

1

6


      国外进修培训6-12个月(人次)

0

0

0

0

1


      国外进修培训12个月以上(人次)

1

2

2

2

6


 

七、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

1、高水平医院建设情况。

(1)医院申报“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完成公示。根据省、市政府的统筹安排,医院整合了省、市结核病防治资源,形成“全方位、全周期”的临床诊疗与防控管理双网融合的结核病综合治理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联合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腾讯、华大基因、华为、等省内外100余家机构共同申报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依托深圳市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及院士团队,通过整合国内外、基础与临床的研究与服务能力,围绕生物技术、免疫技术、新型药物和个体化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大数据库等开展创新性研究,拟构建“政、医、用、产、学、研”六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与开放创新集成平台,预期产出“3库3网络3指南5中心”,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结核病防控创新模式,争取为全球终结结核病提供中国智慧。

(2)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医院将重点围绕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六大方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

(3)器官移植与OPO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我院共完成身后器官捐献19例,捐献大器官49个,其中肝脏17个,肾脏29个,心脏1个,肺脏2个。共完成肝移植手术29例,肾移植18例。所有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情况良好。器官移植中心通过引进国内顶级临床技术团队和基础研究团队,力量不断壮大,医院在现有基础上对器官移植中心进行改革和分组管理,已全面铺开器官移植事业,力争2019年进入全国肝、肾器官移植第一方阵。

(4)2018年新引进 “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2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移植相关重症器官功能维护与救治体系构建团队和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肺移植团队,将助力提升我院危重症诊疗水平和保障器官移植事业发展。“三名工程”高福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建立了四重荧光定量一步法检测病毒。我院实验室最快能在1.5小时完成H7N9的检测工作。“三名工程”香港大学陈志伟教授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双价艾滋病广谱中和抗体(BiIA-SG),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新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团队承担了从病人体内分离病毒,通过体外试验验证抗体的抗病毒作用工作任务,相关成果与香港大学联合申报了抗体专利。

(5)2018年以我院人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篇,总影响因子225.314;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6部。

(6)2018年度获得各类别立项课题共45项,资助经费共3178.52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2项),获资助总金额209万元;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等22项,获资助总金额2642.02万元。

表8、学科建设情况

规划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学科建设

国家级重点学(专)科(个)

1

1

1

1

1


省级重点学(专)科(个)

2

2

2

2

2


省部级以上课题数(个)

9

12

5

6

7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个)

2

1

1

1

1


发表SCI论文(篇)

16

30

40

38

50


 

(7)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BSL-3实验室许可批复。BSL-3实验室于今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复,取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许可。今后,该实验室将成为我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与研究的重要检测平台和试验高地,关键时刻将起到病原检测“一锤定音”的作用,同时,也为我省重大疾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

(8)国际性学术交流成常态化,医院的国内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1月10日,医院主办“2018年感染性疾病诊治精准医疗高峰论坛”;3月31日,医院承办“第四届亚太卫生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来自世界卫生组织、IAEM亚太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及疾控和医疗机构的1000多名卫生应急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11月1日,医院联合中国疾控中心主办“亚太流感防控学术大会暨1918大流感百年纪念”,来自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全球顶级权威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共同倡议11月1日为“世界流感日”。

八、专项和中心指令性任务落实情况

1、今年医院共审查60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通过43项。分别为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6项,院级36项。

2、护理岗位管理和垂直绩效管理初见成效。医院根据技术难度、工作强度、工作量、责任风险等维度构建了新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在全院护理岗位实行。改革后的护理绩效体系营造了更加公平的工作环境,体现多劳多得,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医院按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5级要求,基本完成了现有系统的改造和应用。

4、作为全市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和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医院牵头制定《深圳市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标准》和《深圳市感染性疾病科质控标准》,对全市医院有关业务进行技术支持,质控标准督导、评估、培训、交流等工作。

5、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合作,进行了“中层干部管理系列培训”,内容涵盖医疗质量管理、精益管理、学科建设,共培训14场次4000人次。近期启动了北大公益讲堂,继续围绕医院质量管理和运营进行持续培训。

九、评审评价和满意度

1、我院于2017年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现场评审。医院三甲创建成功后,继续进行“三甲工作日常化、三甲工作常态化”工作。在遴选院级优先改进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启动了全院范围内的“三甲星级科室评定”活动和全院PDCA项目培训与评比活动。

2、开展医疗质量月活动。2018年8月医院启动医疗质量安全月,举行了病历书写规范培训、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培训以及优秀病历评比活动。

3、近三年满意度情况

表 、近三年体验度情况


患者体验度

排名

员工体验度

排名

2015年

85.35

5

80.37

2

2016年

86.45

6

77.37

3

2017年

84.03

8

73.71

5

    

十、改善市民看病就医体验进展

1、通过加强流量监控,优化流程和采用信息化手段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多管齐下,持续改进服务能力,提升就诊预约率,患者排队时间明显缩短。

2、持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开通手机支付、诊间预约等功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3、牵头建设深圳市结核病医院专科联盟,开展双向转诊。联盟包括深圳市1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依托专科资源,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4、健康U站南湾红天使义工队志愿服务为患者保驾护航。为患者提供信息咨询、就医指引、文明劝导、紧急陪护等帮助。

5.加强食堂质量管理,多样化服务拓展服务内涵。职工食堂及营养食堂完成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证书。引进中央大厨房“中厨优品”项目。营养食堂全面推广患者微信点餐服务,提升患者点餐率和服务质量。

十一、医院运营发展

1、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工作。邀请市深圳市交响乐团来院演出;成立三院合唱团,邀请市总工会老师定期来院进行声乐培训、职工素质教育、服务礼仪培训;组织职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和网球等竞技类比赛,参加南科大运动会,充分展示了我院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月播放正能量电影,受到职工欢迎;组织诗书分享会等员工交流活动,增进同事友谊。

2、智慧建设医院方面,2018年医院完成知识库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升级深圳市智慧医保项目。完成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工作。推进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建设、互联互通成熟度三级测评等。

3、医院绿色医院建筑设计一星申报已通过专家评定,现正在上网公示审批中。

4、改善医院就医环境。按照市医管中心“双改善、双提升”要求进行“厕所革命”,大力改善厕所异味、抽烟、杂物、地面墙面卫生等;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保持干净、整洁、安全、无异味。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十二、2018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1、成功申报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月25日项目完成公示。

2、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

十三、存在问题和2019年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现存编制严重不足,人才引进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紧缺岗位医生的引进和储备。

2、器官移植工作亟待加速,目前我市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区域划定不合理,限制器官移植工作开展。且我市目前尚无肝、肾器官移植术有关物价收费条目,单病种收费管理项目。

(二)2019年工作计划

1、根据市医管中心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与指令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与指标。

2、按上级要求,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抓好“十三五”规划布局的契机,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根本,加强品牌学科建设,积极建设高水平医院。

3、推动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建设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做好传染病的救治与防控工作。按照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基础、临床研究与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与促进新发突发感染病与器官移植等学科体系建设。

4、加快推进开展OPO工作,整合器官捐献与移植受体资源,建设深圳市器官移植中心,推动器官移植临床与科研发展。

5、狠抓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6、继续推进医院改扩建一、二期工程,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建设。

7、全面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8、加强医教研三方面交流与合作,发展与国内各大学院校多形式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带动各重点学科建设。

9、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与加强现代医院人、财、物精细化管理工作。

1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创建“廉洁诚信医院”、“平安医院”,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与和谐医院建设。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9年1月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