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公告 > 通知公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天灸医讯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06-30 00:00:00


天灸疗法属于中医独特外治疗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天灸的“天”指的是天时即时间,天灸以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时间治疗学和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选择温阳化痰、散寒通络、行气活血之中药制成药膏,于“三伏天”、“三九天”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取穴,形成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穴位处方,在处方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专门用于中医辨证属寒证、气虚证、阳虚证者。

基本信息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3三伏天灸

《》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三伏”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是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配方

天灸的第一个关键是穴位.每个穴位一是要找准,二是贴后要有反应。

天灸的第二个关键是药物调配.白芥子是主药,发疱药,要炒后才能用,炒白芥子要求刚刚黄,不过黄!过黄则发疱不佳.不够黄则发疱过度,引起皮肤过敏.

天灸配方常用中药有:

白介子:辛能入肺、温能化痰,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延胡索: 具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甘遂: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常用的主穴有以下几个:

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

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一切气病皆可选用。

足三里:为强壮保健要穴。

病情不同选择的穴位不同。

       

       治病原理


       天灸疗法着眼于扶正祛邪,即依赖药物的性能,并借助“天之阳气”以扶助、激发人体阳气,以祛除体内伏邪宿痰,实为治本之法。天灸疗法主要提高机体免疫力,着眼远期疗效,具有疗效独特、操作方便、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天灸适应症(中医辨证属寒证、气虚证、阳虚证者):

    慢性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患者;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症等;

    儿科疾病:体质虚弱、抵抗力降低的患儿,可见消化不良、厌食易感冒、哮喘、鼻炎、遗尿、发育不良等;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

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患者);

贴敷时间

    预  贴 2017年07月02日~07月04日  

    初伏贴 2017年07月12日~07月14日 

    中伏贴 2017年07月22日~07月24日

    中伏加强2017年08月01日~08月03日

    末伏贴 2017年08月11日~08月13日 

    

 贴敷地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医科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布澜路29号综合门诊楼四楼理疗室

   欢迎现场咨询、预约医务人员或电话咨询、预约。

   咨询、预约电话:0755-61222333转1432

    

禁忌人群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严重心脏疾患、孕妇、经期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高度过敏者等。    

 

注意事项

1、 有极少数人贴药后皮肤会因色素沉着而留下永久性的黑色印记,如果患者忌讳,可不选择该疗法。

2、 局部发热属正常反应;局部皮肤发红、微痒、皮疹,可随时揭去;皮肤有破损;敷贴时若有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宜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一般对小的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百多邦等;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3、 贴敷期间,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何肥甘滋腻之品,禁忌冷饮和油炸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4、 取下贴敷剂后,不宜搓、抓、扰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而感染。

5、 贴药当日可用温水淋浴,忌用冷水(含游泳)。

6、 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