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产儿出生880克还感染了结核
深圳市三院成功救治一名超早产合并肺结核患儿
稿件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3-03-07 10:08:11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里四个半月超早产儿小宝在历经137天的生命“闯关”后,顺利出院,回到了家人的怀抱。小宝在孕27周时出生,出生时体重仅880克,合并结核感染,出院体重长至3040克。这也是深圳市三院成功救治的第一例超早产合并肺结核患儿。
27周出生体重仅880克
超早产儿合并肺结核 大年三十转至市三院
家住惠州的张女士今年36岁,与丈夫吴先生结婚多年未孕,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做试管婴儿。2022年10月14日,怀孕27周的张女士在当地妇幼保健院顺产生下了小宝。
但这并没有让夫妻俩喜出望外,因为足足早产了近10周的小宝体重只有880克,同时患有新生儿贫血,一出生便住进了保温箱,上了呼吸机。
2022年1月7日,在当地经过83天的住院治疗,小宝慢慢地脱下了呼吸机。夫妻俩悬着的心刚落地,正在准备出院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小宝突然出现了高热、气促的症状,使用抗感染药物退烧后仍反复发热,复查CRP明显升高,CRP是肝脏合成的用于保护身体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急剧升高表示小宝的身体受到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在小宝发热后的第二天,张女士也出现了发热头痛的症状,这个情况让医生警觉起来。
1月19日,当地医院将小宝的痰标本送到了广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宝的结核分枝杆菌呈阳性,在小宝诊断为结核感染后,张女士随后也确诊了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
“这个宝宝是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母子都确诊结核的消息对夫妻俩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俩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由于当地医院的结核诊疗条件有限,焦虑万分的吴先生开始四处搜寻各个医院的结核专科救治水平,经过多方努力,了解到深圳市三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1月21日,吴先生联系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在儿科负责人的全力协调下,小宝的转院需求得到了肯定回答,“我小宝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了,我小宝有救了。”
1月27日,小宝顺利从当地医院转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治疗过程举步维艰
抗感染的同时提高吸氧能力
超早产合并结核感染,新生儿科也是第一次接诊情况这么严重的患儿。
入院的第一天,为了缓解小宝气管插管的不适,医生就给他由有创呼吸机改为了无创呼吸机。“那个时候宝宝的嗓子已经因较长时间插管水肿了,我们给他拔管后张嘴哭都哭不出声来。” 新生儿科负责人王艳荣看着被病痛折磨的小宝,很心疼。
超早产患儿的各项器官发育不完整,生理功能非常脆弱,又合并结核,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种情况下,呼吸支持就极为重要,给氧、用药,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斟酌。王艳荣非常明白,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有创呼吸机到无创呼吸机,再到高流量吸氧,最后过渡到鼻导管吸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那对他的治疗和生长发育都是非常不利的。”
随着治疗进程,小宝逐渐脱机,在对小宝静脉注射了两周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后,考虑到小宝出院回家以后仍需要长时间的口服用药治疗,便将用药方式改成了口服。
在治疗用药的把握上,王艳荣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同时也先后请了肺科的高文英和邓国防主任进行会诊,决定对小宝服用一年抗结核药。用药剂量也随时需要根据小宝的体重变化进行调整,既要兼顾药效,又要保证不会损伤小宝的肝脏。
针对宝宝宫外发育迟缓的问题,医生特意为小宝找了高热卡特殊配方奶粉。“小宝能不能吃,能吃多少”成了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关心的首要问题。“每天我们一来上班就会问,小六今天多重了呀?小六今天有没有长啊?”对住在六号床的小宝,小六成了新生儿科医护们对小宝的“爱称”。
护理团队接力护航
住院32天成功长到3040克
对于小宝这样的情况来说,除了用药诊疗方案要不断斟酌之外,日夜的单独护理也极为小心。
由于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小宝浑身上下但凡能找到血管的地方都被扎过针了,手腕上、手背上,甚至连腋窝下面的血管都已经被扎了,静脉用药的时候找不到一处完好的地方下针。但小宝的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善,抗结核药物又会引发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所以只有通过静脉注射给小宝用抗结核的药。在这个过程中,“找血管”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新生儿科护士长苏优峰带领护理团队给小宝的血管扎针处都涂上了药方便他快速恢复,尽量固定扎针人员,并将给小宝扎针的时间定在白天,同时比较选择更适合小宝的留置针的型号,保证了小宝的用药疗效。
除此之外,小宝的喂养护理来说也比较困难。用药方式从静脉注射改为口服之后,一开始小宝一吃药就会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护团队也努力了很久。不断调整服药时间、服药人员、喂药方式,观察服药途中是否出现咳嗽等反应,为了避免小宝在用药之前咳嗽呕吐,还固定了专人护理。
“因为小六来我们医院时已经出生三个月了,有比较高的情感需求,会经常需要抱着,不抱就会哭闹、咳嗽呕吐,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我们科室除了扫地的大叔没有抱过他,其他人都会一有空就去抱他。”为了让小六更快的恢复,苏优峰她们在护理上想了很多办法,帮他拍背、拍痰,时刻关注宝宝的反应。
看着小宝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已经能吃会笑了,新生儿科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考虑到小宝出院回家后的日常长期护理需求,为了让爸爸吴先生顺利接过“接力棒”,苏优峰、许晓芳仔细为吴先生讲解,并教会他如何喂药、如何照顾。
经过32天的日夜守护,小宝的奶量一天天增加,小脸上开始有肉了,看着平时抱他的医护阿姨会笑了,体重也增长到了3040克。各项指标都达到出院标准后,在爸爸的陪同下顺利出院回家了。
据儿科负责人介绍,先天性结核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20%~50%,这种情况治疗起来是比较有难度的,治疗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是否出现结核性脑膜炎、肝功能受损等相关并发症,能顺利挺过这一关对患儿来说真的是九死一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