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第十期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暨复杂感染性疾病MDT病例讨论会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11-05 16:04:192021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再次相约鹏城。国内感染病学界专家汇聚一堂,针对重症感染性疾病诊疗、重大传染病“诊”“防”“治”一体化以及医院感染防控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控制论坛——第十期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暨复杂感染性疾病MDT病例讨论会隆重举行。本次讨论特邀请国内感染病学界领军人物之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莅临指导。吴诗品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王福祥主任、黄婷主任和袁静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主持。深圳市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的多位专家参与点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深圳市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映霞教授做总结。
第一例病例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福祥主任团队提供。围绕一例鹦鹉热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诊疗经过,以全院两次MDT讨论为切入点,林元龙副教授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经验和教训的分享。
武敬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范荣山主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点评,他们指出该病例诊疗思路清晰、诊断明确,并就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疗程提出了建议。专家们认为基础疾病是导致重症发生的原因之一,面对此类难治性的发热及感染性疾病,MDT会诊尤为必要(姜春梅主任,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临床医生应对不明原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时,需捕捉患者病情的特殊之处和蛛丝马迹,这样才能把握住治疗先机(庄鹏主任,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当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应及时甄别其为定植或是致病菌,这对诊疗方案的调整极具意义(王福祥主任)。参会代表各抒己见,掀起了会议的第一个高潮。
随后,吴诗品主任团队进行病例分享,由深圳市人民医院杨超萍医生作题为《拨云见日——肝脓肿背后的故事》的专题汇报,复盘了一例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败血症患者的确诊历程,引发了各位专家的激烈讨论。
童光东主任(深圳市中医院)首先发言,他对该病例的诊疗方案表示肯定,同时提出应尽早进行肝脏穿刺,提早鉴别并解决问题。向阳主任(罗湖区人民医院)则结合HIV临床诊疗案例,与大家分享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治疗经验。郭金伟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及李建明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常见于HIV患者中,但正常人群也存在感染可能,应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其加以鉴别。吴诗品主任总结道,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辅助检查结果,并重视“金标准”的价值。当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对诊断进行重新审视,提高对少见病及罕见病的警惕性。
卢洪洲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达了对深圳感染学界的殷切期盼:“深圳的医学发展应与深圳的国际地位相匹配,深圳市感染学界的各位同仁应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共同发出‘深圳声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愿与同道们一起,共同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刘映霞教授深表赞同,她说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我们应加强自我建设,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影响范围,众志成城,集全市之力共同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感染诊疗及防控体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