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市三院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义诊活动 专家呼吁:知艾防艾,不恐艾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8-12-03 00:00:00

近日,因“基因编程”事件,艾滋病再次高调进入大众视野。父母双阳或单阳,有没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和艾滋病人握手、共用杯子到底会不会被感染?1130日下午,为响应121日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艾滋病专科)派出专家、医护人员,在医院前广场为市民提供宣传、咨询、义诊服务。当天,医务人员向过往群众派发艾滋病宣传手册200余份,避孕套100个,“艾问爱答”电子书30多余册。院长刘磊也抽空与感染科医务人员一起,为活动“站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宣传才提升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实现‘知艾防艾’,早发现早治疗。”市三院感染科主任王辉说。

W020210111400136127799.png

W020210111400136354379.png

艾滋已非不治之症,母婴阻断也能达到98%

“可以这么说,父母单阳或者双阳,只要进行阻断治疗,生出健康孩子的概率是98%。而如果不干预,在母亲HIV病毒阳性的情况下,大概有1/3的概率生出携带HIV病毒的孩子。”市三院感染一科主任何云肯定地说。何云介绍,因母婴传播而感染HIV的孩子只要积极治疗、按时吃药,其存活质量可以接近普通孩子。“和成人一样,只要接受正规治疗,按时吃药,艾滋病就和普通慢性疾病没什么两样。感染者的寿命甚至可以达到正常人寿命。”何云介绍,放规范治疗的感染者和患者,其传染性也不高。“正常社交、握手、接吻只要不吻出血,都不会被传染。”何云补充。

得益于积极的防控宣传和措施,近一两年,深圳艾滋病新增感染者已出现下降趋势。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20181-10月,我市共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1803例(不含港澳台、外籍人员),较去年同期减少1.9%。其中感染者1088例,同比减少7.6%,艾滋病人715例,同比增加8.5%。新增感染者中,经性传播者占95.5%(同性传播51.9%,异性传播43.6%),经母婴传播(含外地感染来深检出)占0.2%20181031日,全市累计现存活病例共11868例。“我十多年前的病人,只要规范治疗,按时吃药,基本都活得挺好。”何云说。

民众对艾滋了解依旧不够

尽管在医生看来,艾滋病已经是不足为惧的“慢性病”,但在很多市民的认知中,“艾滋病”依然约等于“脏病、传染性大、绝症”。当天活动现场,一些市民甚至拒绝医务人员的宣传资料。在被问到“如果朋友感染了HIV,你还会跟他一起吃饭吗?”时,一位路过的市民答:“也许可能不会吧,多少还是会有点恐惧。”

“总的来说,还是科普宣传做得不够。大家对艾滋病的第一反应还是“恐惧”。”何云认为,这和我国传统的性观念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性就是脏的,是不能摆到台面说的东西。”“我们现在的矛盾是,性开放程度已经比较高了,但观念还很老。这样反而不利于艾滋‘早发现、早治疗’。很多感染者都不希望别人知道,也确实被周围的人知道了后,可能会被孤立,会被贴上‘这个人好乱’的标签。”感染一科副主任周泱补充道,“但发达国家大家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就高得多。”去荷兰专业会议时,荷兰民众对待艾滋病的态度让周泱印象深刻:“我们的会议规格很高,哈里王子也去了。现场志愿者和很多发言者都是感染者。但在他们脸上看不到焦虑、自卑。荷兰是一个高度性开放国家,但感染者不会被戴‘有色眼镜’看待。”

知艾防艾,主动检测

当天活动现场,一名有高危性行为,怀疑自己被感染的男士拉住何云、周泱不肯放。“我有发烧、低热、盗汗等症状,我一定被感染了,只是现在还查不出来。”该男士拿出一叠检查报告焦急地说。在查看男士检查报告后,何云、周泱耐心地给该男士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轮番讲解“你没有被感染”。不过,讲解依然没有完全消除男士的担心,但何云对该男士主动检查的行为表达了肯定。何云认为,正是因为公众对艾滋的认识不够,使得许多有高危性行为,存在感染风险的人不敢到医院来确认、治疗。“这些感染者的存在,增加了其他人感染HIV的风险。”何云说。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何云认为,这个主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她介绍,目前乡级以上的医院都具备HIV感染的检测能力。现在需要做的是让更多有高危性行为的人了解艾滋、防控传播,尽早主动检测。“我个人希望将艾滋病的宣传常态化。我也特别希望有一天从政府到民间都不用再特殊对待‘艾滋’。它就是一个慢性病,像肝炎、肺结核一样,平时做好防护别被感染。感染了就赶紧来治。”何云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