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印度籍船员不明原因病毒感染,感染三科接诊后迅速调集医护人员救治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5-14 00:00:00 近日我院紧急接收8名印度籍不明发热原因船员,其中2名病情严重。我院接诊后迅速处理,采样送检验平台查明发热原因为“甲流”。经救治8名船员已全部康复出院。
夜半疫情,高效应对
4月13日凌晨我院接到紧急通知,由深圳口岸登陆的一艘货船上发现异常发热的8名印度籍船员,由口岸迅速转送至我院。我院感染三科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最高等级应对机制,迅速调集医护人员准备接收。
当晚值班主任杨柳青,值班护士郑晓君组织人员高效应对:通知在院患者及家属返回各自病房并关闭房门,未得到院方解禁通知前不得进入公共区域;准备消毒防护服、负压标本箱等防护医疗用物;在患者抵院后迅速转入防疫负压病房,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并采集血样准备送检。
快速确诊,抓住元凶
据了解,8名发热患者到院检测后分别伴随不同症状,其中一名患者较严重,表现为反复高热,血氧饱和度仅80%,伴有咳嗽、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且不断加重。
“因为身体不适、语言不通又身处陌生的环境,这个患者表现的非常暴躁,不太配合我们的工作。”值班医生彭凌描述,“后来我们的医生护士用英语、图画、肢体语言等各种办法跟他取得有效沟通,才逐渐安抚下来配合我们的治疗,也顺利取样。”
经过一夜奋战,8名患者的发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此时全程穿戴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已被汗水浸透,体力也到达上限。早上6点样本同时被送至我院高福院士团队“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快速筛查”平台和检验科筛查平台以最快速度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早8点得到检验科结果,8名印度籍患者全部确诊为“甲流”。
障碍重重,沉着应对
患者识别
“患者中有3位是亲兄弟,还有几位有着远亲关系。因为外貌相像,我们每次核对患者身份时都要反复检查确认以确保各项检查、治疗的安全性。” 孟令香护士长说。
交流
语言不通是最初接触患者时的另一大障碍,8名船员来自印度语地区,均不懂中文,仅有一位略会一点英文。“我们运用了英文、图画、肢体语言等,后来想到用手机里的智能软件做翻译来取得有效沟通,尽可能的让他们理解我们在做什么以及满足他们的需求。”据一位医生介绍,“每一次简单的交流都要耗费很长时间,这极大的考验着医护人员的细心和耐心。”
饮食
“他们各自信仰不同派别的宗教,饮食的正确配送成为护理团队的头等大事之一。”营养护理小组介绍,“营养食堂在得到科室的特殊需要后为8位患者单独定制配餐,如各式炒饭、包点、水果沙律、鲜榨果汁等。他们有的人不吃猪肉、有的不吃牛肉,我们把护理操作中的’三查八对’也妥妥滴用在订餐这件事上。”
3日后,8名船员已全部康复出院。
感染三科依托感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平台,以承担市传染病共公卫生事件为首任,成功应对多种突发、新发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包括收治海关转送过来的境外发热查因的患者,防止输入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