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17岁少年“医二代”捐献遗体和眼角膜——“我走了,把爱留给世界”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12-27 00:00:00


2017年12月27日上午,我院胸外科医生宁新忠和他的妻子肺科门诊护士姜林菊一起在捐献书上按下了手印,帮助他们17岁的儿子宁瑞仪达成最后的心愿——“我想捐献器官,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W020210111398618496111.png

临终愿望:我要捐献器官

宁瑞仪出生于2000年,生前就读于红岭中学高三学生,4年半前,瑞仪因右膝关节疼痛活检确认血管内皮瘤,这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罕见的恶性肿瘤,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病痛的肢体会出现肿胀、巨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宁瑞仪经历了胸部疼痛、肋骨肿瘤切除手术等痛苦,挺过了4年多。12月初,宁瑞仪感觉到左侧胸壁疼痛加重,12月12日再次入院检查,被诊断为全身多发血管内皮瘤,住院期间食欲不振,最终,宁瑞仪没有再次挺过去,于27日凌晨4时去世。

W020210111398618693612.jpg

如果17岁的宁瑞仪再坚持半年,或许他会收到重点大学的通知书,完成他的“小目标”,但病魔让他的笑容定格在2017年12月27日凌晨4时。

上午10点半,在我院呼吸楼后的广场上,宁瑞仪的父母、同学、老师和医院领导、不用当班的医护人员都赶到了现场,送别这位年仅17岁的少年。宁瑞仪的母亲双手紧紧抱住宁瑞仪的照片,哭红双眼,几次都差点无法站立,父亲沉默地处理现场各种事务。在场医护人员虽见惯生死,但当车缓缓驶过,不少医护人员都已泣不成声。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鞠躬感谢了宁瑞仪的父母后接收了遗体,将遗体送上了急救车,前往深圳大学医学院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收中心。

W020210111398618764102.png

捐献器官,让爱延续

  得知宁瑞仪捐献出遗体和角膜,前来和瑞仪告别的同学说:“他特别善良、特别伟大,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据深圳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丽珍介绍,深圳器官捐献的制度化建设及捐献者人数都已走在全国同等城市前列,但由于传统的陈规旧俗,社会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认知缺乏,目前的捐献资源依然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求。 2016年4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入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联合中山一院建立了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并成立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顺利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市唯一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宁瑞仪的父母主动参与遗体和器官捐献,彰显了大爱。

W020210111398618977476.jp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