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症甲流诊疗” 我院举行第六期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MDT感染性病例讨论会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8-11 00:00:002019年8月9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应急防控深圳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第六期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MDT感染性病例讨论会如期举行。本次讨论特邀请国内重症医学界领军人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三名工程”邱海波教授团队骨干——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郭凤梅主任莅临指导。陆云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曾潍贤(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黄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余雪涛(深圳龙岗区中心医院)、袁静(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位国内重症医学及感染学届专家出席。
郭凤梅主任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数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擅长重症感染、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外科围手术期等重症患者的诊治。
本次MDT感染性病例讨论会的关键词为“重症甲流诊疗”,由深圳市三院医院感染管理科黄婷主任、感染二科李晓鹤主任及感染三科杨柳青博士共同主持。讨论病例由重症医学科李金秀主任团队提供。宋海辉医生对该名重症甲流合并烟曲霉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伊丽莎白菌感染患者病情进行了详细汇报。随着病情的进展,甲流合并其他感染患者如何选择初始抗生素?激素使用是否合理?抗曲霉治疗如何调整?抗曲霉治疗进展不佳时如何对药物进行调整等一连串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陆云飞主任对诊疗过程中及时进行药敏及血药浓度监测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时提出如果遇抗感染效果始终欠佳,建议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便更全面地发现感染菌属。曾潍贤主任结合香港玛丽医院学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救治重症甲流患者过程中总结的经验。黄磊主任从药代动力学出发,就抗生素使用种类及使用剂量是否合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而余雪涛主任认为应考虑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免疫功能欠佳的可能,这与最终治疗效果欠佳存在着一定关联。最后袁静主任总结多年诊疗经验,认为甲流合并烟曲霉菌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在初始抗生素使用时,应考虑药物副作用的影响,避免加速患者多脏器功能损伤。
激烈而精彩的病例讨论结束后,郭凤梅主任进行了题为《重症甲流的诊疗》的专题报告,从流行病学出发,对世界各国重症甲流诊疗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将其自身丰富的诊疗经验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
最后本次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映霞教授对郭凤梅主任及各位嘉宾的分享表示感谢。正如本次大会的欢迎辞中所写道,本次大会“特别针对医院感染防控及感染性疾病预防、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诊、防、治一体化问题等进行深入讨论,将 ‘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思想贯穿会议始终”。院感防控离不开临床诊疗,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共同进步,才能携手面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应急防控的挑战与机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