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院新建H7N9禽流感病毒快速识别法,最快仅需1.5小时即可完成样本检测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8-08-22 00:00:00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三名工程”高福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CASCIRE),建立了一种四重荧光定量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7N9禽流感病毒、并可进一步鉴定该病毒是否为HP-H7N9禽流感突变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已出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突变。通过该方法,实验室工作人员最快能够在1.5小时左右完成对待测样本的检测工作,获得病毒的突变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该方法的建立能够为病毒流行情况的监测以及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突变的监测提供可靠的工具。该项研究成果于8月15日在线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市三院“三名工程”高福院士团队成员杨扬、李善琴和Gary Wong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团队兼职教授毕玉海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2013年我国首次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病例,该病毒为低致病力(LP)禽流感病毒,对家禽(鸡等)表现为低致病力,但对人却具有高致病性特征,截至目前感染人数累积1567例,其中615例死亡(病死率39.2%)。目前我国已经经历了5次人感染H7N9病毒疫情,在第5次疫情中出现了一种高致病性(HP)H7N9禽流感突变病毒,其对鸡的致病力显著增强,而且已经至少造成了28例人感染病例,其中14人死亡(病死率50%)。LP-H7N9和HP-H7N9的同时流行,对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H7N9病毒出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等)耐药突变的频率也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这使得快速对患者样本进行病毒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市三院是以感染病为特色“强专科,大综合”的大型市属综合三级医院、感染病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也是深圳市重大呼吸道传染病诊治专家组组长和副组长单位,在历次SARS及H5N1、H1N1、H5N6、H7N9等甲型流感重大疫情中屡创高抢救成功率的深圳奇迹。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表,再次夯实了市三院在感染病诊治方面的地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