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一肝救两命!高难度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救了13岁女孩和51岁阿姨
全国首例自肝血管桥接的成人-儿童间完全左右半肝的劈离式肝移植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6-04 14:51:14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科)成功开展一台成人-儿童间原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成功用一个供肝同时让一位13岁女孩和51岁阿姨重获新生。这台手术是深圳首例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也是全国首例自肝血管桥接的成人-儿童间完全左右半肝的劈离式肝移植,深圳市三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科)主任钟林表示,因为供体短缺及儿童肝移植年龄上升等原因,这种手术将成为肝移植学科发展的趋势。

苦苦等待肝源的“大小孩”

2010年,刚出生不久的小月(化名)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典型的儿童终末期肝病,患儿的胆汁无法从胆管顺利排出,会逐渐发生不可逆转的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终至肝功能衰竭。据悉,我国每年约有1000名以上胆道闭锁患儿出生。

确诊后,小月进行了葛西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有大约20%的患儿在这种手术后可以跟普通人一样存活,但近80%的患儿仍然需要肝移植。13年后的2013年,小月开始经常流鼻血,在一次体检中,她被查出胆道狭窄。小月的爸爸知道,这一次孩子必须肝移植。在搜索了相关信息后,他带着小月从外地来到深圳市三医院求医。

问题是,小月已经有35千克重。对于这样已经接近成年人的“大小孩”而言,等待肝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完整的供肝会被优先移植给需要的供肝体积更大的成年人,而普通的劈离式肝移植通常是将小左外叶移植给儿童,因为体积小,通常只被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肝移植。

2024年,在排队等待一年多以后,小月等到了一个年轻的、质量很好的供肝。这一次,钟林和他的团队准备开展一种新的手术——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按照术前的详细设计和规划,小月将得到一整个左半肝,重量在480克左右,而超过700克的右半肝由一位患有肝癌的51岁女士方阿姨(化名)获得。

3台手术奋战12小时 创造全国首例

“为什么器官移植学科要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和劈离式肝移植一样,本质就是为了缓解供体短缺的问题。”在谈及开展这台手术的原因时,钟林表示,“随着葛西手术技术的成熟和进步,现在已经很少有2岁以下的葛西术后患儿需要肝移植了,患儿进行肝移植的年龄在增长,而以前的手术方式满足不了这些‘大小孩’的需要。所以,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是大势所趋,今后这种手术也会被更多用于给两个成人移植。”钟林说。

比起普通的劈离式肝移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因为对血管及胆道的分割要更具技巧,需要整形的血管也更多,目前只有成熟的肝移植中心才能开展:深圳市三医院目前开展的劈离式肝移植数量已经进入全国前5,2022年-2024年完成的43例劈离式肝移植中,经过随访,有95%以上的患者目前生存状况良好。

5月20日,小月和方阿姨的手术开始,由钟林和副主任医师赵东主刀。

已编辑图片

在供肝获取手术中,钟林团队采用了原位在体劈离的方式:这样获取肝脏的手术视野相对受限,但是供肝的质量会更好,能有效提升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由于供体的胰腺被获取,供肝缺少了一部分血管,这台劈离式肝移植手术“难上加难”,面对这样一难题,钟林团队创新性的使用受体自身血管进行了搭桥,保证了手术的安全,这种利用自肝血管作桥接的成人-儿童完全左右半肝的劈离式肝移植全国未见报道——在小月和方阿姨的手术中,钟林光是血管就重建了5根。手术基本按照术前规划的方案进行,3台手术,钟林及团队奋战了12个小时。这不仅是深圳首例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也是全国首例自肝血管桥接的成人-儿童间完全左右半肝的劈离式肝移植,手术难度极高。

术后10天,小月和方阿姨的情况就已经稳定,准备出院。“目前,深圳市三医院肝移植技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开展全程化管理,肝移植已经成为常规开展的手术,普通肝移植患者平均8-10天就可以出院,重症肝病患者也可以在14天左右出院。”钟林表示。

已编辑图片

据悉,深圳市三医院联合了相关慈善机构为患有先天性肝脏疾病的儿童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对孕期产妇进行早筛早检、早防早治,尽可能预防此类疾病发生。“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挽救单个患者的生命,也希望能为更多患病家庭提供支持。”钟林表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