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2024年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暨新发突发传染病精准防控论坛在深圳召开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5-13 11:55:25

为促进新发突发传染病精准防控水平提升,2024年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暨新发突发传染病精准防控论坛在深圳召开。大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传染性疾病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前沿研究成果与进展,探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未来发展。

1.png

在会议上半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介绍了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定义,发生机制,EASL指南PBC诊断建议,鉴别诊断,PBC治疗(奥贝胆酸、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及应答不佳者或难治性PBC方案选择(布地奈德、Linerixibat、Setanaxib、Saroglitazar、等)以及新药物临床试验结果,难治性原因分析,预后评估指标等全方位、多角度解析了PBC的诊断及治疗策略。给现场的各位基础和临床专家、学者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救治PBC的新思维和新思路。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教授介绍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质生产力与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包括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论文发表,高影响力论著出版,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创建,未来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新冠透明质酸合成特效药研制,新冠核酸自助采样自动化快速检测一体机的研发等。他表示,医院未来发展将以感染、器官移植、和肿瘤生物治疗为重点建设成国际一流医院。

2.png

此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温志立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艳教授,深圳市三医院副院长刘映霞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主任杨长青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侯凤琴、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萍等专家分别介绍了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新质生产力与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特殊人群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热待查疾病谱的角落、门脉性高压性肺动脉高压、X疾病等主题,通过病例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分享,提升了与会人员在相关方面的知识。

下半场,深圳市三医院肺病一科方木通、肝病研究所杨扬、感染科主任袁静教授、感染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福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感染科主任余治健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杨亮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亮助理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晨光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胡国信教授分别报告了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深圳地区猴痘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研究、深圳新发传染病面临的挑战、猴痘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猴痘病毒中和抗体研究、抗菌新药研究进展、群体感应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研发、类器官研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等主题,再次强化了临床医生对这些内容的认知。

本届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暨新发突发传染病精准防控论坛,汇聚了众多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临床技术和科研成果。会议涉及的主题包括病毒如猴痘、细菌如肺克、鲍曼不动杆菌等,为与会专家提供了一个极为宝贵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为提升我国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救治水平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举办类似会议,通过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3.pn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