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医院新型活菌代谢标记技术助力诊断疑难结核病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5-10 08:07:07今日,58岁的李先生(化名)因发热半年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此前他已经辗转了多家医院,多项检查未显示异常。在深圳市三医院卢洪洲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活菌代谢标记技术的帮助下,李先生最终查出了“凶手”:结核病。无独有偶,一年前,51岁的华女士(化名)也因为多次发热找不出病因,在该技术的辅助下被确诊为结核。
反复发热查不出病因 多项结果无异常
2023年7月起,华女士发现,自己开始反复发烧,还伴有头痛和全身无力。最高的时候,她烧到了39.8℃。在医院里,医生给她注射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多项检查,但奇怪的是,华女士大部分检查结果均显示无异常,仅有肾脏功能指标异常和结核病免疫学检测(即“T-SPOT.TB试验”)结果为阳性,但T-SPOT.TB试验无法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目前感染:如果华女士以前感染过结核,哪怕痊愈了,结果仍旧会是阳性。
此后,华女士完善了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等结核病相关检查,但均未能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苦寻病因无果后,华女士慕名来到了深圳市三医院。
2024年4月,58岁的李先生也因为反复发烧半年找不到明确原因来到深圳市三医院,和华女士一样,他选择了深圳市三医院院长卢洪洲的“感染病名专家门诊”。
卢洪洲从事感染病诊治多年,见过大量与感染相关的不明原因发热案例,结合华女士与李先生的症状及T-SPOT.TB试验结果,他判断,二人感染结核的可能性最大。
卢洪洲的助手、深圳市三医院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周泱介绍,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手段用以诊断结核病:第一种是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耗时较长,最快也要15天,一般痰培养阳性率在30%-50%左右;第二种是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和GeneXpertUtra,用于快速检测,时长在2小时左右,缺点是对于肺外结核阳性率不高;第三种是涂片检测,对免疫功能有问题的患者不易检出,阳性率比较低,仅为20%-30%。
也就是说,即使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和GeneXpert Utra结果无异常,也不能排除华女士和李先生感染了结核。
新技术助力疑难结核诊断 开设相应门诊
为了提高结核病的检测水平,助力结核病的早诊早治,卢洪洲团队一直在研发新的结核病诊断手段。
在华女士的诊断上,卢洪洲就应用了一种新型活菌代谢标记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参与到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特异性标记。
周泱介绍:“这个探针能够特异性地‘咬’住结核分枝杆菌的糖蛋白,同时它还带有一条‘尾巴’,如果糖蛋白是活性的,就代表这个结核分枝杆菌是活的,探针的‘尾巴’就会亮起荧光,灵敏度非常高。”
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医护人员在华女士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里找到了大量活的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肾脏功能指标,她被确诊为肾结核,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从治疗起,华女士的症状就逐渐消失,肾脏功能指标也在好转。
华女士的检测结果 亮起荧光代表有活的结核分枝杆菌
今年4月,李先生也顺利确诊:他的血液中也检测出大量活的结核分枝杆菌,目前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
卢洪洲表示:“这种检测方法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深圳市三医院在结核病诊断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希望将来这种方法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及诊断,提高我国结核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为结核病防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深圳市三医院已经开设了“疑难结核诊断门诊”,为华女士及李先生这样怀疑患有结核病但难以确诊的患者服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