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国内首个加速康复交互平台在深正式启用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12-11 00:00:00

12月10日,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抗癌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第五届深圳市胸外科国际论坛”在深圳召开。来自上海、广州、杭州、济南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韩国首尔等地胸外科专家就“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促进临床路径与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控制、医院信息化等相结合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展开专题研讨与交流。会上,备受医疗界关注的国内首个加速康复交互平台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启用。

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新发肿瘤病例,肺癌仍为排在第一位,这已是肺癌连续第14个年头稳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头把交椅”。肺癌早诊早治是关键,早期肺癌经过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80%到90%。因此,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是本届胸外科国际论坛关注的主要焦点。

另外,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本届论坛关注的另一个主题。1997年,丹麦教授Kehlet提出“加速康复外科”概念,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前后的“围手术期”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胸外科,目前在很多程度上属于肿瘤外科,主要为肺癌、纵膈肿瘤、食管癌等患者实行手术,微创和加速康复是近年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专家认为,加速康复将会成为胸外科学科发展的下一个高峰。

什么是加速康复?大会主席、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介绍,加速康复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术前开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管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伤口管理、管道管理等系统化解决方案,一直到术后患者完全康复。近年来,加速康复的作用虽然越来越为国内医学界所重视,但仍存在患者配合度低,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研究院下属企业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向合作医院共建了“E康乐园”(ERAS)智能管理平台。“E康乐园”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标准化的临床路径、统一化的管理标准和智能化的移动终端连接患者、医生和护士,推动加速康复的落地实施,实现患、医、护三者的互联互通,同时利用智能管理工具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的额外工作。

加速康复平台怎么用?据了解,目前台全部为免费使用,并在患者自愿加入的条件下使用。该系统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试运行一个半月,已有12例患者使用该平台,满意度达91.5%。患者入院当天,通过微信注册登录平台,随后平台会根据患者病种结合医生诊断,为患者推动营养风险评估、疼痛评估和焦虑评估等问卷,并且将评估结果回传给医生。同时,平台会向患者推送入院宣教,比如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如何进行肩部运动,术后如何咳嗽才更有效清除分泌物等。术后,平台还可以进行胸水管理,例如记录分析患者的胸水量、颜色等情况,并随时提升医务人员。要想知道自己的康复情况如何,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患者出院后,可以通过平台与医生护士联系,咨询病情,接受随访。

“E康乐园”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这一平台还将从挂号到智慧化病房,再到远程健康智能监护和家庭医生智能工具形成一个诊疗活动的闭环。通过智能化平台解决原本依靠大量人力完成的反复评估、宣教等工作,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同时提升患者对围手术期健康管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最终达到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前提下,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药物品使用的品种和数量,减少住院费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