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心跳骤停,多方急救大接力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11-12 00:00:0011月10日,市民何先生与朋友相约甘坑凉帽三区农一路球场踢球。休息时,何先生突然“眼前一黑”,随即心跳骤停,失去意识。经过球友、院前急救医生、心内科医生接力急救,争分夺秒,为他实行了心脏介入手术,才最终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他。
球友医生急救接力与“死神”抢时间
当时与何先生一起踢球的球友里,正好有两名医生。何先生昏倒以后,两名球友迅速拨打120,并对何先生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接到急救报警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立刻出车,救护车15分钟赶到现场,立即接替球友,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但何先生还是没有呼吸心跳。
“患者检测不到血压,我们就给他开了一条静脉通道。”院前急救医生张富记介绍,他和护士祁玲玲以及经过专业训练的救护车司机轮流上阵,医、护、司协作,保证持续地高质量按压。
现场拍摄的心电图显示,何先生呈现室颤症状,医生与护士立即用除颤仪为何先生除颤,随后又继续按压了两分钟。这时,何先生终于恢复了心跳。
“病人报平安不是真正的平安!”
到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后,复查的心电图显示,何先生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需要紧急介入手术。此前,心血管内科已经根据救护车传回来的图像,提前启动了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做好了随时手术的准备。
但这时,何先生意识恢复,甚至打电话回家给家人报了平安。他和医生说,自己每年都体检,体检指标除了血脂稍高,其他都没有问题,近期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我觉得我现在没事了,可以不做手术吗?
“病人报的平安不是真正的平安。”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高虹说,尽管何先生已经恢复了意识,但并没有脱离危险,他心脏血管严重堵塞,心电图呈现出墓碑状,这意味着“墓碑抬得越高,越凶险,他正一步步逼近死亡。如果不立刻进行手术,他可能都撑不过当晚,随时还会再次出现心肌梗死。”
多方协作终在“黄金120分钟”内成功救治
经过医生不断地沟通和说服,何先生最终同意手术。随后,他被紧急运送到导管室,心脏造影显示三支冠脉病变,其中前降支开口已完全闭塞。
当专家团队迅速通过导丝、球囊,反复进行扩张和冠脉内给药,逐步恢复血流时,距离何先生被送到医院,仅仅过去了57分钟。这个数值不仅符合国家制订的胸痛中心D to B时间(即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的时间)的标准(90分钟),也满足了最严苛的欧洲标准(60分钟)。
随着手术进行,高高抬起的“墓碑状”逐步回落,紊乱的心律逐步整齐,患者痛苦的呻吟也逐渐平静,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趋向正常。最终,两枚准确植入的心脏支架,稳定地支撑起血流,手术成功。
“在心内科,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高虹介绍道,心肌坏死不可再生,而心脏的衰竭也很容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像何先生这样的情况,如果没能在黄金120分钟以内得到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她形容这次急救是一个“区域合作”的过程,从球友拨打120并实施心脏按压,到院前急救,再到急诊会诊,最后到心内科做手术植入支架,多方协作抢时间,才令何先生最终获救。
目前,何先生意识清醒,恢复情况良好,正在市三医院心内科CCU住院治疗。
(来源:深圳特区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