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深圳三人误食毒蘑菇中毒 两人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03-21 00:00:00

       记者3月8日获悉,近日我市已出现三例毒蘑菇中毒事件。目前中毒三人均在我市医院接受治疗,一人症状较轻,另两人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目前是误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市民切勿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8年5月广东省已发生120起蘑菇中毒事件,导致480人中毒,65人死亡。


3人误食毒蘑菇中毒

       其中一名重症患者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据了解,这名患者和同事4天前在罗田森林公园游玩时,采摘了2、3斤的毒蘑菇后回家,于当晚7点左右,两人将蘑菇炒熟后食用,当天患者大约吃了6颗,之后感觉自己没有任何异样反应,就正常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出现上吐下泻等中毒症状,于是二人来到宝安区一家医院就诊,之后又转诊深圳一家市属医院。3月7日,其中一位患者病情恶化迅速,已经出现严重的肝损伤,于是便转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入院治疗。目前该位患者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显示,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戴炜表示,目前患者正处于4到6天观察期,处于高风险期,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医院正尽全力抢救,希望通过治疗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毒素排出体外。


致命白毒伞是中毒元凶    

W020210111379073958289.jpg


       经调查,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误食的毒蘑菇是致命白毒伞。专家提醒:一旦误食,就要按照非常危重病人对待。

       戴炜介绍,致命白毒伞是广东省内最为常见的含剧毒的野生蘑菇,广泛分布在适合生长的野外环境中。同时它也是全球范围内误食死亡率高达90%的野生毒菌,曾由中国疾控中心鉴定,确定含有剧毒。这种毒素致命剂量为6毫克,而一颗蘑菇所含有的毒素超过15毫克,所以人食用只要超过一颗完整的蘑菇就足以致命。由于该蘑菇毒性超强,一旦误食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的认为少量食用就不会有问题。

       专家提醒,蘑菇中毒的机理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蘑菇毒性及患者不同的体质,医生常常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患者应耐心听从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大意,特别不要把“假愈期”误认为痊愈好转而中断治疗。


专家提醒: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W020210111379073992380.jpg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简单易行的方法,即使十分有经验的生物学专家,也往往需要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进行鉴别,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目前,民间流传着一些看似有理有据的鉴别方法,例如:“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等,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不能区分有毒和可食蘑菇,希望市民提高警惕。

       专家建议,当误食了毒蘑菇后,应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医院进行急救,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毒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