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市三院成为深圳首家获得肝脏和肾脏移植资质的医院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06-08 00:00:00

6 月 8 日,深圳市红十字会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了 " 器官捐献 • 生命延续 " 宣传活动,号召大家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当天共有 80 名三院的医护人员填写了志愿书。记者了解到,市三院已经获得国家卫健委审批,成为深圳市首家获得肝脏和肾脏移植资质的医院。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何清介绍,今年 3 月 10 日,该院通过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器官移植资质的评审,4 月 10 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文宣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具备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执业资格。目前,该院已完成肝脏移植项目、肾脏移植项目诊疗科目登记。该院也是深圳市唯一获此资质的医院,这意味着,深圳器官捐献者在本市就可进行捐献手术,而器官受体患者也在深圳进行评估、检测、移植手术等全流程的诊疗服务,深圳患者再也不需要奔波外地进行肝脏、肾脏移植了。

何清表示,深圳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此前由于深圳没有移植资质的医院,很多捐献者在转送到广州移植医院的途中器官已经衰竭,造成了器官的极大浪费。同时导致深圳市所捐献的器官大多流向广州及外省,患者必须要到外地才能做移植手术。现在有了移植资质,相关手术都能在该院解决,但目前器官来源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以肝病患者为例,该院每年有约 200 例的肝移植受体需求,供需比约为 1:30。

号召医护人员率先加入器官捐献行列

据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丽珍介绍,深圳作为全国首个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立法的城市,器官捐献的制度化建设及捐献者人数都已走在全国同等城市前列,器官捐献已成为深圳这座爱心城市的亮丽名片。截至2017 年 6 月 7 日,共成功帮助 876 人身后捐献眼角膜;321 人捐献遗体,248 人捐献了多个器官。

" 但由于传统的陈规旧俗,社会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认知缺乏,导致我们的捐献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求。" 赵丽珍表示,市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器官遗体捐献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由于医护人员是器官捐献的 " 零距离 " 接触者,因此市红十字会将从医护人员开始动员,号召他们率先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加入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

当天,市三院作为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积极响应倡议,不少医护人员已经填写了志愿书。来自外科的医师张宇现场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器官都是很紧缺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人需要器官的获取来延续生命。" 我自己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对患者的需求也是感同身受,所以这次响应号召签署器官捐献自愿书,也是一个小贡献,也希望能带动身边人,起到宣传作用。" 张宇说,据他了解,在西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一半的人口都会签署器官捐献的自愿书,身后捐献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赵丽珍说,逝世后器官捐献是爱的传递、生命的接力,是大爱的体现,是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的文明行为。接下来,还将陆续在福田区人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公务员单位等举行类似宣传活动,呼吁大家积极投入到器官捐献事业当中,踊跃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曹馨月 编辑 刘小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