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百万市民看深圳”走进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7-03-13 00:00:00

全市首家肝病医学中心

诊疗全覆盖


      1月20日,由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深圳晚报社共同主办的“医患零距离,名医在身边 — —百万市民看医院”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多位市民代表在该院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参观了门诊、药房、检验科以及肝病医学中心。



分诊预检把好感染防控第一关

       在门诊进行分诊、把好感染防控第一步,是市三院特色服务之一。据介绍,目前该院下设四个门诊,分别为普通门诊、肺科门诊、爱心门诊和发热门诊,患者前来求诊,在门诊处便能分出普通患者和感染患者,并有专人交接,由外部走廊护送到相应的感染科门诊,“进行先期预检分诊,可以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点。”市三院门诊科主任钟旬华表示。

       同时,近年来,市三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病人通过手机预约、缴费,按照预定时间前来就诊,最快半小时以便可完成全诊疗流程。据介绍,目前该院每日门诊量近3000人次,其中60%~70%为预约患者,而挂号的途径除了就医160、微信平台、支付宝等,已经拓展到超过100种方式,十分便捷。

全程条码监控发药零失误

       为了增加发药准确率,市三院药剂科引进了德国进口发药机,同时结合基于移动药学平台 PDA 发药流程,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 “一是提高发药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同时该系统也大大降低了发药差错率,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该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刘妙娜表示,借助该流程,患者等候时间从原先的15分钟降低到4分钟,患者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据悉,该PDA平台还具备全程条码控制流程,从药剂师配药到发药过程中,平台可全程监控药品外包装条码,将发药失误率降低为零。

一人一间一手套 杜绝交叉感染

     作为全市以肝胆、肺病等为特色诊疗的大型综合医院,不少患者取号之后,需进行采血化验。该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韩红星介绍,检验科实行“一人一间一手套”方式,杜绝交叉感染。同时,检验科还专门开设了优诊抽血窗口,优先照顾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患者不仅可以在现场窗口取报告,还可使用自助打印机,同时检验科也提供免费邮寄等方式,确保检验报告送达患者手中。据悉,市三院抽血窗口每日接待患者500人以上,对于身患感染类疾病的患者,采血工作由专门医护人员进行,随后将血液样本送至检验科,杜绝了院内感染, “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医生会根据院内登记信息,一对一告诉对方,确保每一位就诊患者不会因为沟通不顺而耽误诊治时机。”

肝病医学中心打造全链条诊疗方案

     肝病医学研究是市三院的特色诊疗。去年4月,该院成立肝病医学中心,下设4个病区以及一个肝胆外科,目前拥有210张床位。

     去年全年,肝病医学中心借助“三名工程”东风,先后引入了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工作站、李兰娟院士工作站、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等国内顶尖团队,并与华大基金开展合作,研究靶向治疗以及遗传代谢性肝病。数据显示,肝病专科门诊去年4月诊流量已居全省第二,位于业内第一方阵。去年11月,该院成功进行获得OPO器官移植资质后的第一例肝移植,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第二例肝移植患者也顺利康复出院。

     肝病科副主任医师舒丹介绍,肝病医学中心的成立,对肝病进行了全病种、全流程的覆盖,从早期肝病毒携带、先天性肝病,到病毒性或非病毒性,再到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全流程全链条的诊疗方案, “从成立到现在,以肝病专区为例,去年病区患者1130例,四分之一为危重患者。”她介绍,同时,该中心也是全市最早一批进行人工肝、介入疗法和外科的诊疗中心之一。


【市民说医疗】张福坤:一年不见,医院变化太快了。张福坤是参加本次活动的市民之一,他表示,市三院发展变化非常快,“和我几年前来的时候比,简直大变样。”他期待未来深圳地铁建设能覆盖该片区,方便患者就诊


                                      ▼多位市民代表走进第三人民医院

W020210111377564625527.pn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