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2022老年医学领域十大重要研究成果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3-01-30 11:19:43

一、老年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降阶策略

目前新型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已在临床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降阶治疗策略,即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接受较短时程DAPT,之后改为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或降低P2Y12受体抑制剂的强度/剂量,已成为新近学术界探索的主流方向。TALOS-AMI研究旨在评估AMI患者接受PCI后1个月,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替代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的降阶DAPT策略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纳入2697例PCI后第一个月内无不良临床事件的AMI患者,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降阶治疗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对照组(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降阶治疗组患者在最后一剂替格瑞洛后约12 h直接口服75 mg氯吡格雷,不再进行氯吡格雷负荷。研究终点为PCI后1至12个月内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和BARC 2、3或5型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降阶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6%比8.2%(P非劣<0.001,P优效<0.001);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为2.1%比3.1%(P=0.15);两组BARC 2、3或5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比5.6%(P=0.001)。研究表明对于AMI行PCI且接受1个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无不良临床事件的患者,与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比较,在接下来11个月内改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降阶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同时不增加缺血风险,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净获益。

二、老年房颤-PLK2/ERK1/2/OPN轴或可成为房颤治疗新靶点

Stephan等人在《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了有关球状激酶2(PLK2)与促纤维化细胞因子骨桥蛋白(OPN)在心房纤维化和房颤发病机制中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与窦性心律相比,房颤患者的右心耳和右心房成纤维细胞显示PLK2 mRNA和蛋白下调,诱导出了心脏成纤维细胞的促纤维化表型转化,并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导致OPN的显著分泌。同时,PLK2缺陷(PLK2基因敲除)小鼠心房纤维化及房颤发生率增高。本研究表明PLK2/ERK1/2/OPN轴在心房纤维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提示干预该轴或可成为抑制心房纤维化的创新靶点。已知临床药物美沙拉嗪可抑制ERK1/2,进而抑制心脏OPN的过表达并逆转PLK2敲除小鼠的病理性表型,有望在未来应用于防治心房纤维化。

三、老年结构性心脏病-经导管二尖瓣治疗

EXPAND G4的研究共入选了529例患者,使用Mitraclip G4进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手术的急性成功率为97.4%。30天随访时,95.9%患者MR≦2+, 90.2%患者MR≦1+,平均压差4.4mmHg,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ES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建议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用于外科手术高危且超声解剖标准合适的原发性(IIb类)或继发性(IIa类)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对于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干预,必须是经过GDM(包括CRT)后仍有症状的重度反流患者,在经过心脏团队综合讨论决策后才能进行(I 类)。对于超声标准不适合TEER、外科手术高危继发性反流患者,在详细评估后可尝试TEER或者其他新兴介入治疗手段(IIb类)。

四、老年高血压新的管理模式-互联网+

BMJ杂志上发布了HOME BP研究结果,评估移动端的人工智能化高血压管理APP在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血压管理的效果,该工具可提供提醒吃药服务,预先发送药物处方的更改,对生活方式、饮食模式提出建议。结果显示,远程居家管理血压是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该试验的目的旨在通过将血压的自我监测与指导性的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血压管理进行数字干预测试(即移动端健康管理软件的作用)。该研究的最终受试者为已进行高血压治疗,但血压仍控制不佳的622例患者,这些患者都可以随时访问互联网。研究人员采用最小化算法,将受试者随机分组,通过数字干预(305名参与者)或常规护理(常规高血压护理,由全科医生酌情决定会诊和更换药物)对血压进行自我监测。主要结局为一年后收缩压的差异(第二和第三读数的平均值)。研究人员在一年后获取了552名参与者(88.6%)的有效数据,对剩余的70名受试者(11.4%)进行了AI估算。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平均血压从151.7 / 86.4mmHg降至138.4 / 80.2mmHg,常规护理组的平均血压从151.6 / 85.3mmHg降至141.8 / 79.8mmHg,收缩压的平均差为-3.4mmHg(95 %CI:-6.1至-0.8 mm Hg)和舒张压平均差为-0.5 mm Hg(-1.9至0.9 mm Hg)。完整病例分析的结果可比,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相似。在试验成本范围内,每减少1mmHg,成本效益比增加了11英镑(95%CI:6-29英镑)。HOME BP试验认为,数字化干预通过使用血压的自我监测来控制高血压,与传统的护理相比,一年后收缩压的控制效果更好,且增量成本更低。

五、老年心衰-ARNI的新循证

PARADISE-MI研究是一项跨国、双盲、随机、阳性对照试验,旨在评价ARNI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或症状性心衰发生率方面是否优于已证实的ACEI。结果表明,与雷米普利组比较,ARNI组心血管死亡、首次心衰住院或门诊随访心衰事件的主要终点发生率降低10%,未达到降低15%的统计学显著改善的预定阈值。相较于雷米普利,尽管ARNI未能进一步降低主要终点的发生率,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累积主要事件发生率的生存曲线分离越明显,表明ARNI相较雷米普利具有渐进性的改善。此外,在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中,≥65岁老年人和基线接受PCI治疗的人群主要终点事件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这两类人群可从ARNI的治疗中获益。研究还显示,ARNI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雷米普利相当,急性心梗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放心使用。

六、衰老领域-抑制肾型谷氨酰胺酶依赖性的谷氨酰胺分解可以消除衰老细胞

Science的最近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小鼠肾型谷氨酰胺酶(kidney-type glutaminase, KGA)依赖性的谷氨酰胺分解可以消除衰老细胞。研究者们描述了使用RNA干扰(RNAi)寻找衰老细胞生存所需的酶,随后诱导它们死亡。这项研究涉及使用RNA干扰来寻找衰老细胞生存所需的酶。这促使他们仔细研究谷氨酰胺代谢,特别是谷氨酰胺酶1(glutaminase 1, GLS1)。测试表明,它对衰老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然后,这些研究人员抑制了受试小鼠体内的谷氨酰胺酶1途径。在让这些变化有时间发挥作用后,他们发现,抑制这一途径会导致衰老细胞的死亡。从长期来看,他们发现,这也减少了与年龄相关的器官问题,也减少了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

七、老年骨质疏松-基于精准医学的成骨治疗策略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osteoblastic Smurf1 promotes bone formation in mouse models of distinctive age-related osteopo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重组BMP-2蛋白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的潜在机制,由此筛选并合成了基于精准医学的具有成骨治疗活性的化合物。年龄相关性骨质疏松病人可以基于骨内BMP-2水平和Smurf1活性分成不同亚群。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大的亚群具有正常的BMP-2水平和升高的Smurf1活性(BMP-2n/Smurf1e),另一个亚群具有降低的BMP-2水平和正常的Smurf1活性(BMP-2d/Smurf1n)。BMP-2d/Smurf1n亚群接受重组BMP-2治疗后局部成骨治疗后的脊柱融合得到了显著改善,BMP-2n/Smurf1e亚群却对重组BMP-2无响应。沉默Smurf1可以改善BMP-2n/Smurf1e亚群患者的成骨细胞分化能力,提示Smurf1活性升高是重组BMP-2治疗效果在BMP-2n/Smurf1e亚群患者不满意的潜在机制,抑制Smurf1活性是改善BMP-2n/Smurf1e亚群患者脊柱融合的潜在治疗策略。该研究也对查耳酮衍生物的全身性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却显示该查耳酮衍生物无法显著改善BMP-2n/Smurf1e亚群全身骨形成。

八、老年共病与焦虑、抑郁

精神问题和躯体健康具有双向性,三分之一的共病患者同时患有精神类疾病,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共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焦虑通常与其他疾病共存,慢性疾病和抑郁显著相关,在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中普遍存在,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患有共病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无共病人群的两倍,患有共病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无共病人群的三倍。在一项意大利北部老年人群的调查中发现,同时患有三种慢性疾病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中,焦虑症状常常与抑郁同时出现,与没有慢性身体状况的抑郁症患者相比,每增加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增加45%。有的研究显示,焦虑在超高龄的老年人中患病率降低,这种现象真实存在,但是具体是因为年龄增长导致的焦虑率降低,还是健康幸存者的因素所导致的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抑郁症并不预示着身体的机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而是一个受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起起落落的过程,当人们意识到抑郁症的存在而对其多加关注及治疗后,其躯体功能也会有所改善。

九、基于老年综合征评估的管理提高抗癌老年人群生活的质量

澳大利亚INTEGRATE研究纳入154名实体瘤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人(平均年龄75.5岁),在其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过程中观察老年综合评估及综合管理的额外获益。老年综合评估实验组在治疗24周内衰弱/失能发生率低,非计划住院次数显著减少,虽然生存率较对照组无差别,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衰弱/失能风险的老年人群启动抗肿瘤治疗时推荐实施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日常管理。

十、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

继首个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调修治疗药物Aducanumab获批上市后,Aβ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正在不断加快。Donanemab、Lecanemab等其他获得FDA突破性认证治疗的药物,在前期临床试验中也展现出较好的病理和认知改善作用,让我们非常期待其后续的临床试验结果。值得一提的是,Lecanemab的Ⅲ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表明,Lecanemab可有效清除AD早期患者脑内Aβ沉积,延缓其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并且于2023年1月6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遗憾的是,Gantenerumab两项Ⅲ期临床试验均未达到预期。由于现有的Aβ靶向药物虽然在改善淀粉样蛋白沉积病理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但其改善症状的临床获益却相对有限。有学者指出,在出现症状之后干预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窗,此时单一靶点的治疗策略并不足以挽救下游的损伤。此外,Aβ靶向药物不良反应(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ARIA)也不容忽视,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掩盖药物本身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