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麻醉领域十大重要研究成果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3-01-30 11:12:40围术期医学的麻醉管理贯穿于整个围术期,对于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重要器官功能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围术期预后是麻醉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就2022年该领域已公开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试验结果进行清理盘点如下:
1. 围术期维持患者核心体温原则上应维持在36°C以上,至少不应低于35.5°C,以免患者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2年4月初,《柳叶刀》(Lancet)主刊在线发表了由克利夫兰医学中心Daniel I. Sessler教授与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教授、裴丽坚副教授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李凯副教授等共同完成的关于术中患者低体温风险防治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积极保温与常规管理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平行、优效性临床试验”(Aggressive intraoperative warming versus routine thermal management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PROTECT): a multicentre, parallel group, superiority trial)。研究成果显示术中低体温(35.5°C)与正常体温(37°C)患者的结局性指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患者轻度低体温尚不影响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提示术中维持患者核心体温原则上应维持在36°C以上,在遵循现有指南的基础上,患者的核心体温至少不应低于35.5°C,以免患者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揭示应激识别并介导恢复性睡眠的中脑特异性神经环路
2022年6月30日,帝国理工学院的 William Wisden、Nicholas Franks和第四军医大学董海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了题为“应激识别并介导恢复性睡眠的中脑特异性神经环路”(A specific circuit in the midbrain detects stress and induces restorative sleep)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运用了病毒示踪、光纤钙信号记录、光遗传学等方法揭示了哺乳动物通过睡眠恢复心理及机体健康状态的脑内调控机制,扩展了睡眠对生命维持的重要意义,也为治疗焦虑、抑郁等压力应激相关的精神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3.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与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无关
2022年3月,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发表了由伦敦国王学院MitualPatelde的发起的一项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了30项试验,包括4090例患者。在未选择纳入试验的情况下,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12.4% vs 16.2%;RR=0.62;95%置信区间0.44~0.86,P=0.005;I2=61%)。如果排除存在高偏倚风险的试验,组间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RR=0.71;95%置信区间0.49~1.03;P=0.070;I2=58%)。研究结果提示,当排除高偏倚风险试验时,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与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无关。
4.脑卒中90 d后接受择期非神经系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再发脑卒中和死亡的风险可能不再降低
2022年6月,美国科学家在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纳入了5 841 539例接受择期非神经系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其中卒中史患者53 033例(0.9%)。与无卒中史患者相比,卒中30 d内接受择期非神经系统、非心脏手术者再发脑卒中的风险高8倍,全因死亡风险高2.5倍,出院转入疗养院或专业护理机构风险高3倍。与无卒中史相比,卒中90 d后接受择期非神经系统、非心脏手术者再发脑卒中和死亡的风险趋于平稳。研究结果提示,脑卒中90 d后接受择期非神经系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再发脑卒中和死亡的风险可能不再降低。
5.术中体外循环期间每10 min平均动脉压<65 mmHg的低血压持续时间与脑卒中、急性肾损伤或死亡率显著相关
这是一项来自西班牙、美国、以色列和德国的合作研究,发表在2022年的ANESTHESIOLOGY杂志,该研究纳入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成年患者,分析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或体外循环期间和非体外循环时段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死亡率和脑卒中的关联。结果显示有256例(5.1%)患者术后发生重大不良事件,125例(2.5%)患者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66例(1.3%)患者发生脑卒中,109例(2.2%)患者术后死亡。研究结果提示,术中每10 min平均动脉压<65 mmHg的低血压持续时间与脑卒中、急性肾损伤或死亡率显著相关;非体外循环时段,每10 min平均动脉压<65 mmHg的低血压与综合不良结果显著相关。
6.美国心血管麻醉医师协会发表减少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措施
2022年12月美国心血管麻醉医师协会在Anesth. Analg公开发表:急性肾损伤是心脏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2%。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S-AKI)与慢性肾脏病风险、术后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增加独立相关。美国心血管麻醉医师协会提出以下4项建议:①体外循环期间目标导向氧供可降低CS-AKI发生率;②高危患者中实施KDIGO集束化管理可减少中度或重度急性肾损伤发生率;③血管麻痹性休克患者使用血管加压素可降低CS-AKI的发生率;④CS-AKI的发生率与以下措施无关:限制性/开放性输血策略、体外循环期间维持较高平均动脉压、围手术期使用多巴胺或右美托咪定。
7.择期非心脏重大手术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住院死亡率与一年死亡率明显增高
2022年8月一项发表在J ClinAnesth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8887例择期非心脏重大手术患者,其中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的648 例(7.3%)。研究结果显示,1、2、3级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其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0%,3.8%和12.5%,而无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0.3%;1、2、3级急性肾损伤患者一年死亡率分别为13.9%,19.4%和22.7%,而无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一年死亡率为5.2%。结果认为,择期非心脏重大手术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住院死亡率与一年死亡率明显增高,且急性肾损伤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8.术中高血压与心肌损伤、死亡率和急性肾损伤的复合结局发生率上似乎没有关系
2022年4月一项发表在EUR J ANAESTH的研究基于克利夫兰诊所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纳入了超过7万例血压范围在120~200 mmHg的非心脏手术患者。研究发现,术中收缩压与心肌损伤和死亡率或急性肾损伤之间没有重要的临床关联。目前,尚不清楚术中高血压超过200 mmHg是否有害,但在观察到的数值中,术中高血压与心肌损伤、死亡率和急性肾损伤的复合结局发生率上似乎没有关系。如果高血压达到200 mmHg,应该谨慎治疗,要避免过度治疗引起低血压。
9.腰麻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60 d内存活和活动恢复方面的影响不优于全麻,且接受腰麻或全麻后术后谵妄发生率相似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较多,何种麻醉方法使患者受益最大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2022年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的一项临床研究是美国和加拿大46家医院的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其探讨了腰麻与全麻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50岁)结局的影响。结果提示,腰麻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60 d内存活和活动恢复方面的影响不优于全麻,且接受腰麻或全麻后术后谵妄发生率相似。
10.ICU危重患者应用多种电解质平衡溶液与生理盐水对患者主要预后无明显影响。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多家单位ICU比较了多种电解质平衡溶液(BMES)(Plasma-Lyte 148)与生理盐水对危重患者的影响(PLUS试验),并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纳入患者为临床医师认为预计将连续3天住在ICU需液体复苏的患者,随机分组后90 d内,患者在ICU接受指定试验液体进行所有液体复苏和其他兼容晶体治疗,主要研究结果是90 d内死亡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90 d生存天数和无机械通气天数、无肾替代治疗天数、无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天数、ICU外生存天数和院外生存天数的结果相似;两组间器官衰竭指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无差异。结果提示ICU危重患者应用多种电解质平衡溶液与生理盐水对患者主要预后无明显影响。
结语
麻醉管理包括麻醉药物、方法与麻醉深度监测对术后谵妄的影响似不确定;相较而言,手术与患者因素可能对术后谵妄的影响较大。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高,麻醉科医师应该加强重视,早期发现可能更重要。此外,老年髋部骨折麻醉、危重患者液体管理、ICU镇静方法的选择也颇受关注。麻醉科医师可从中寻找围手术期临床科研关注点,开展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Sessler DI, Pei L, Li K, et al. Aggressive intraoperative warming versus routine thermal management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PROTECT): a multicentre, parallel group, superiority trial[J]. Lancet, 2022, 399(10337): 1799-1808.
[2] Yu X, Zhao G, Wang D, et al. A specific circuit in the midbrain detects stress and induces restorative sleep[J]. Science, 2022, 377(6601): 63-72.
[3] Patel M, Onwochei DN, Desai N. Influence of perioperative dexmedetomidine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 Br J Anaesth, 2022, 129(1): 67-83.
[4] Glance LG, Benesch CG, Holloway RG, et al. Association of Time Elapsed Since Ischemic Stroke With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in Older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Nonneurologic, Noncardiac Surgery[J]. JAMA Surg, 2022, 157(8): e222236.
[5] de la Hoz MA, Rangasamy V, Bastos AB, et al.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Stroke, and Mortality during and outsid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Anesthesiology, 2022, 136(6): 927-939.
[6] Peng K, McIlroy DR, Bollen BA, et al.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ologists Clinical Practice Update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Surgery[J]. AnesthAnalg, 2022, 135(4): 744-756.
[7] French WB, Shah PR, Fatani YI, et al. Mortality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major elective, non-cardiac surgery[J]. J ClinAnesth, 2022, 82: 110933.
[8] Shimada T, Mascha EJ, Yang D, et al. Intra-operative 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njury and/or mortality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J]. Eur J Anaesthesiol, 2022, 39(4): 315-323.
[9] Neuman MD, Feng R, Carson JL, et al. Spinal Anesthesia or General Anesthesia for Hip Surgery in Older Adults[J]. N Engl J Med, 2022, 385(22): 2025-2035.
[10] Finfer S, Micallef S, Hammond N, et al. Balanced Multielectrolyte Solution versus Saline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J]. N Engl J Med, 2022, 386(9): 815-82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