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2024 年皮肤科领域十大进展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发布时间:2024-12-20 09:37:54

1、Gopee,NH,Winheim,E,Olabi,B,et al.A prenatal skin atlas reveals immune regulation of human skin morphogenesis.NATURE.2024;635(8039):679-689.doi:10.1038/s41586-024-08002-x

主要内容:

构建了人类胎儿皮肤的多组学细胞图谱,揭示了免疫细胞在皮肤形态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阐明了巨噬细胞参与无疤痕愈合、纤维母细胞稳态和神经血管发育的机制。发现了毛囊发育、表皮和基质形成、真皮细胞分化以及遗传性毛发和皮肤疾病的基因表达模式。

证明了巨噬细胞支持胎儿皮肤血管生成的功能。

意义:

为理解人类皮肤发育和疾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为开发治疗疤痕疙瘩和其他疤痕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为研究皮肤发育和疾病机制提供了有用工具。

已编辑图片

2、Lu,YZ,Nayer,B,Singh,SK,et al.CGRP sensory neurons promote tissue healing via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NATURE.2024;628(8008):604-611.doi:10.1038/s41586-024-07237-y.

主要内容:

NaV1.8痛觉感受器缺失导致愈合受损:缺乏NaV1.8痛觉感受器的小鼠,其皮肤伤口愈合和肌肉再生能力显著下降。

CGRP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CGRP通过RAMP1受体抑制单核细胞招募,加速损伤局部中性粒细胞死亡,并促进巨噬细胞向促修复表型极化。

TSP-1中介CGRP作用:CGRP信号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TSP-1,进而抑制细胞迁移、加速细胞死亡、增强吞噬作用并促进巨噬细胞极化。

工程化CGRP促进愈合:与野生型CGRP相比,工程化CGRP(eCGRP)在组织中保留时间更长,作用更持久,可以显著加速伤口愈合和肌肉再生。

研究意义:

揭示了神经-免疫再生轴:该研究揭示了急性组织损伤后神经-免疫再生轴的存在,并强调了痛觉神经元、免疫细胞和组织修复过程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为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利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可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用于治疗慢性伤口和其他非愈合组织,其中失调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会损害组织修复。

针对糖尿病等疾病:该研究结果为治疗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的慢性伤口和肌肉萎缩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免疫失调,从而影响组织修复。

已编辑图片

3、Cha,J,Kim,TG,Bhae,E,et al.Skin microbe-dependent TSLP-ILC2 priming axis in early life is co-opted in allergic inflammation.CELL HOST MICROBE.2024;32 CELL HOST MICROBE.doi:10.1016/j.chom.2023.12.006

核心内容:

早期共生菌暴露影响皮肤ILC2的发育和活化:出生后早期暴露于特定共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促进皮肤ILC2的早期原位活化,这种活化依赖于角质形成细胞中TSLP的产生。TSLP-ILC2轴与成年期皮肤炎症:出生后早期皮肤共生菌诱导的TSLP-ILC2轴在成年期皮肤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调节过敏性皮肤疾病提供了潜在的干预窗口。

意义:

加深对皮肤共生菌与宿主免疫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该研究揭示了早期共生菌暴露对皮肤ILC2发育和活化的影响,以及TSLP-ILC2轴在调节成年期皮肤炎症中的重要作用。

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提供新的思路:该研究为开发基于调节皮肤共生菌的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通过靶向TSLP或ILC2来调节皮肤免疫反应,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

 已编辑图片 

4、Mori,S,Kohyama,M,Yasumizu,Y,et al.Neoself-antigens are the primary target for autoreactive T cells in human lupus.CELL.2024;187 CELL.doi:10.1016/j.cell.2024.08.025.

主要发现:

新自我抗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存在大量识别新自我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新自我抗原由降低的恒定链(Ii)表达水平介导:在成年小鼠中,通过删除Ii基因,新自我抗原被呈递在MHC-II上,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性扩增和类似狼疮的疾病发展。

EB病毒再激活可能参与新自我抗原呈递:EB病毒再激活会降低Ii的表达,从而可能激活新自我反应性T细胞。

研究意义:

揭示了SLE发病机制的新途径:新自我抗原呈递在SLE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

揭示了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EB病毒再激活可能参与SLE的发病,为理解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已编辑图片

5、Nordmann,TM,Anderton,H,Hasegawa,A,et al.Spatial proteomics identifies JAKi as treatment for a lethal skin disease.NATURE.2024;635 NATURE.doi:10.1038/s41586-024-08061-0

主要内容:

TEN病理机制:通过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DVP)技术分析了三种不同严重程度的皮肤药物反应(TEN、DRESS、MPR)患者的皮肤活检样本,揭示了JAK/STAT和干扰素信号通路在TEN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TEN患者的皮肤中JAK/STAT通路高度活跃,导致皮肤炎症、角质细胞细胞毒性和表皮剥脱。

JAK抑制剂治疗: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尼、巴利昔尼、阿布昔替尼和乌帕替尼)均有效减轻了TEN的临床和病理严重程度。在7名TEN患者中,JAK抑制剂治疗安全有效,迅速恢复皮肤再上皮化。

意义:

为TEN治疗提供新靶点:JAK/STAT通路和干扰素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TEN的新靶点,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该研究成功地将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探索,为该技术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改善TEN患者的预后:JAK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致命性皮肤疾病TEN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望改善TEN患者的预后。

已编辑图片

6、Tierney,MT,Polak,L,Yang,Y,et al.Vitamin A resolves lineage plasticity to orchestrate stem cell lineage choices.SCIENCE.2024;383 SCIENCE.doi:10.1126/science.adi7342

主要内容:

谱系可塑性是干细胞命运选择的关键:细胞需要先进入谱系可塑性状态,才能根据微环境信号选择发育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维生素A通过调节核视黄酸受体信号通路和染色质状态,以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解决谱系可塑性,使干细胞能够选择发育成毛囊细胞或表皮细胞。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谱系可塑性持续,从而延缓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局部应用维生素A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意义:

为治疗脱发、慢性伤口和癌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节维生素A的水平或使用维生素A衍生物,可以促进干细胞分化成毛囊细胞或表皮细胞,从而治疗脱发、慢性伤口和癌症等疾病。

为研究其他组织中干细胞命运选择机制提供了新的平台:atRA解决谱系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也适用于其他组织中干细胞的命运选择。

加深了对干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的理解:atRA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干细胞如何根据微环境信号选择发育成不同的细胞类型,以及干细胞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

已编辑图片

7、Sarate,RM,Hochstetter,J,Valet,M,et al.Dynamic regulation of tissue fluidity controls skin repair during wound healing.CELL.2024;187(19):5298-5315.e19.doi:10.1016/j.cell.2024.07.031

主要内容:

基底层细胞的动态转变:通过基因敲除和活体成像技术,发现基底层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经历从固态稳态到液态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伴随细胞重组增加和克隆碎裂,有利于组织重塑和修复。

EGFR/AP1信号通路介导再生状态:全基因组RNA测序和ATAC测序显示,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中EGFR/AP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组学发生改变,AP1转录因子活性增加。单细胞RNA测序进一步揭示表皮干细胞和毛囊干细胞中存在再生状态,该状态与EGFR/AP1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EGFR/AP1信号通路调节组织液化和重新上皮化:药物抑制剂实验表明,EGFR抑制剂、MAPK抑制剂和AP1抑制剂均抑制表皮再生,提示EGFR/AP1信号通路在组织液化和重新上皮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组织液化与细胞粘附和收缩性变化有关,Jun/Fos表达与组织液化相关。

研究意义:

阐明皮肤伤口愈合机制:该研究揭示了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基底层细胞的状态变化和EGFR/AP1信号通路在组织重塑和修复中的作用,为理解皮肤修复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指导皮肤再生治疗:研究结果提示EGFR/AP1信号通路可能是促进皮肤再生的重要靶点,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例如通过调节EGFR/AP1信号通路来促进组织液化和细胞增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已编辑图片

8、Christo,SN,Park,SL,Mueller,SN,et al.The Multifaceted Role of 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ANNU REV IMMUNOL.2024;42 ANNU REV IMMUNOL.doi:10.1146/annurev-immunol-101320-020220

主要研究内容:

TRM细胞的鉴定和特征:详细介绍了TRM细胞的鉴定方法,包括荧光抗体标记、抗体耗竭等方法,并阐述了TRM细胞与TCIRC细胞在表面标志、基因表达和功能上的区别。TRM细胞的形成和分化机制:探讨了初始T细胞活化信号、迁移和归巢受体、组织微环境和转录因子等因素在TRM细胞形成和分化中的作用。

TRM细胞的异质性:分析了TRM细胞在组织间、器官内和T细胞亚群间的异质性,并探讨了组织微环境、发育通路和细胞因子等因素对TRM细胞异质性的影响。

TRM细胞在感染和癌症中的免疫作用:阐述了TRM细胞在感染和癌症中的免疫监视和控制作用,包括细胞毒性、招募免疫细胞和维持癌症-免疫平衡等机制。

TRM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探讨了TRM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角色,并分析了TRM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病理的机制。

改造TRM细胞反应的策略:介绍了利用疫苗接种、过继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方法改造TRM细胞反应,以增强免疫保护和治疗疾病。

研究意义:

深化对免疫应答和组织免疫的理解:研究揭示了TRM细胞在组织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TRM细胞的形成、分化和功能机制,为深入理解免疫应答和组织免疫提供了新的视角。

开发新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研究成果为开发新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通过优化疫苗接种策略和改造过继细胞疗法来增强TRM细胞的产生和功能,从而提高免疫保护和治疗效果。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思路:研究表明,TRM细胞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靶向TRM细胞的疗法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思路。

促进宿主健康和稳态:通过调节TRM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来促进宿主健康和稳态,从而预防感染、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已编辑图片

9、Subudhi,I,Konieczny,P,Prystupa,A,et al.Metabolic coordination between skin epithelium and type 17 immunity sustains chronic skin inflammation.IMMUNITY.2024;57 IMMUNITY.doi:10.1016/j.immuni.2024.04.022

主要内容:

皮肤表面积活性HIF1α与IL-17A相关,并驱动银屑病表皮重塑。阻断HIF1α可以减缓血管、神经和免疫性皮肤疾病。

HIF1α诱导的表面积糖酵解会增强多系统皮肤疾病,并增强IL-17A的产生。乳酸,糖酵解的副产品,可以增强IL-17A的产生。

研究意义:

揭示了表面积和免疫细胞之间代谢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可以维持慢性皮肤炎症。

确定了表面积和免疫细胞之间代谢紊乱的层次结构,这种紊乱可以增强慢性皮肤炎症。

为开发新的治疗慢性皮肤炎症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靶向HIF1α或乳酸代谢。

已编辑图片

10、Liu,H,Gao,J,Feng,M,et al.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CANCER CELL.2024;42 CANCER CELL.doi:10.1016/j.ccell.2024.04.012

主要内容:

研究了早期和侵袭性肢端黑色素瘤(AM)的进化过程和肿瘤-免疫相互作用。

发现了预测AMis侵袭潜力的生物标志物,并揭示了侵袭性AM亚型的特征。阐明了APOE+/CD163+巨噬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并为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研究意义:

为早期诊断和预防AM提供了新的线索。

发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

能否详细解释下进化动力学的部分。

肿瘤微环境是如何影响AM的AMis和iAM在基因表达上有哪些具体差异。

已编辑图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