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8-17 19:23:238月17日,“2024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顺利举办。此次会议由深圳市医学会主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承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微生物专业学组、北美华人临床微生物学会与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共同协办。
开幕式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曲久鑫主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率先致辞,热烈欢迎美国专家及国内同仁,强调本次论坛对推动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领域的交流、创新与合作意义重大。
北美华人临床微生物学会CAACM主席、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王云峰教授介绍了北美华人临床微生物学会 CAACM 的历史。该学会自成立就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作用显著。王教授展示众多照片生动呈现了其发展历程。
深圳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晓琼表示,深圳一直积极探索创新,加大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投入,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此次论坛将为深圳医疗卫生创新注入活力与思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线上致辞,他着重指出当前感染病学与临床微生物学面临的挑战,期望大会顺利举行,助力学科突破。
开幕式结尾举行了颁奖仪式,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授予翁心华、汤一苇教授。汤一苇教授表达了对中美民间交流合作的看法,认为民间学术交流能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设置四个专题,分别为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建设、微生态与细菌感染、真菌与结核感染和微生物分子诊断。来自中美的18位专家学者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学术报告。
会中,卢洪洲教授带来“新质生产力与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报告。卢教授首先对本院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学科情况、科研人才引进、科研成就突破、医院科研成果、感染病临床诊治水平、生物样本库、院感防控等方面。紧接着展示了“产学研医”团队合作与成果转化,涉及药物临床试验39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4项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93项,体现出这一高效协作机制的无限潜力。随后卢教授提到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医学中心这一发展目标,他特别强调了感染医学、器官移植、肿瘤生物治疗这三大核心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如同三驾马车并驱前行,引领医院创新发展。最后,卢教授还全面展示了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护理与医疗深度融合、科研教学相长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医院全面发展的壮丽画卷。
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张文宏教授带来“大流行准备与微生物检验的需求”报告。在报告中,张教授回顾了历史上的传染病,介绍了免疫屏障是如何形成与打破进而引发大流行。他强调每一次大流行的根源与演进轨迹均独一无二,人类社会无法依赖侥幸心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面对未知疫情时,微生物检验作为关键一环,不仅能为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更是后续治疗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石。通过精准、高效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我们能够更快地理解病原体特性,加速治疗方案的探索与优化,为守护人类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来自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的汤一苇教授带来“微生物感染的床旁/及时诊断和监控”报告。汤教授详细介绍了即时检验在临床微生物学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快速识别病原体、评估感染程度、指导抗生素治疗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窗。此外,汤教授还分享即时检验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他鼓励与会者积极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共同推动微生物感染诊断与监控技术的创新发展。
会上其他专家学者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管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微生态与重大慢病、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数据分析;耳念珠菌的监测、结核杆菌感染检测新方法、真菌病/难治性传染病的挑战;质朴代谢组学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鉴别诊断、病例讨论等论题进行了报告演讲。本次会议针对各个专题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室间质评计划如何规范化和法律化、微生物相关组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真菌与结合感染诊断的利与弊、分子诊断方法的前景和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本次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中美两国在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病学、检验诊断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还为双方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相关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的进步与发展,为提高全球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与诊治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