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不凉,布拖不拖——我院感染一科何云同志在四川凉山布拖开展帮扶工作感悟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9-12-06 00:00:00 2019年12月2日,是很平常的一周的开始,也是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12.1活动后的第一天。按照中艾协工作部署,担负着我院对布拖帮扶的光荣使命,肩负着领导同事的信任,怀揣着亲人、朋友、同学、同仁的嘱托和关心,我凌晨3点从深圳出发,开启了2019年第4次奔赴布拖的行程。包括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深圳、郑州至少8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每个人每一次去到所支援县的历程,都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哪怕相隔最近的成都或者重庆的同仁,也一定经历与家人“婉约”别离或者大自然馈赠的风雪雨霜,我也不例外,虽然飞机没有晚点或航班取消,但落地就碰到小雨夹雪的天气,立马给忘记带伞的我来了个“下马威”,且在进入山路遭遇3起车祸导致堵车时,“下马威”更加变本加厉了,零下5°的低温让我这个曾经的北方人,也需要用陆续遇到的7家婚礼彩车来冲喜心情。
沿途是艰险陡峭的崇山峻岭,由于积雪,路滑车多,车子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冒着严寒慰问的解放岭被限行了,车窗外不时有飘着的雪花静静的陪着穿着厚重彝族大袍在路上急奔的或路边就地取材烧火取暖的当地老乡,内心有点感触:当地人好安逸,这么堵车也不急不躁?也许一年的布拖工作生活可能改变我的暴脾气吧!
乡亲们在原始取暖
到达后,接待我的布拖县艾滋病管理的当家人张局和古院都是老朋友了,没有更多的寒暄,只有他们对我们这些援助人的热情欢迎和殷切关心,还特意申请凉山州护理质控中心专家、凉山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的赵光昱主任来布拖进行护理和院感工作督导质控,其实是让亲爱的老朋友对初来的我给予陪伴。当晚我们就针对目前布拖县工作现状、治疗瓶颈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已经没有过多的去追究“为什么”,只有更多的去探讨“怎么办”,这可能就是目前艾防重点地区的工作状态了,需要的是工作的热情和责任,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认清形势,多去考虑怎么办而不是常常去解释因为和所以。张局长和古院长是布拖的“老艾滋”,加上抗病毒治疗中心杨院长、伍敏主任的参与,我基本上明确自己未来一年的工作中心就是协助当地的领导和管理者深入基层加强培训、提高能力,承包重点乡镇的治疗工作,用自己曾经的工作基础,与当地骨干手拉手肩并肩,充满热情和责任去规范各个环节。
12月3日上午,我初步熟悉了当地基本情况的数据信息和工作环境,了解了目前免费抗病毒治疗管理的信息数据的模式,看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在紧锁眉头的整理大量纸质档案,便提出了一点建议:对目前布拖县克艾攻坚的宗旨是在公共卫生的局面下开展基础基本的治疗,仍旧是艾滋病社会属性和疾病属性的结合阶段,只能通过艰苦努力,才能迎来像河南省、云南省那样进入常态化回归艾滋病疾病属性的美好未来,如此理想的状态要靠当地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利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机遇,在基层大力开展培训,巩固和提高防治能力,简化重复的数字性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牢不可破的农村卫生网络。说做就做,艾办朱老师和彝族小兄弟刘玉龙带着我直奔拉达乡,针对近期患者档案管理进行现场指导和工作督导,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工作培训和锻炼。
整理大量文字数据档案成为工作常态
印象最深的是拉达乡的龙院长,和他们围着火炉面对面聊天,发现他们对抗病毒治疗药物副作用的认识不足时,我当场给他发了一个抗病毒治疗副作用的课件,因为天冷加上手机界面小,他打开下拉看了两分钟后,就立马问我为什么没有关于拉米夫定副作用的内容?我当时就有点惊讶,一是他作为乡治疗点的管理者,竟然能在短短两分钟的浏览后直接问到我课件里未涉及的细节,二是他竟然有这么强的求知欲,这一切只能说明他是在用心开展工作,除了给他点赞,我从内心泛起的波澜是对布拖从上到下扎实努力工作的敬意和认可。
从我看到他们实验室真实完整的结果数据(尽管因为体制和经费问题,存在检测次数不足和病情观察不力的问题),从我看到他们将最新的工作机制落实到人、周周汇总,加上龙院长一语惊人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在冰天雪地来到凉山直奔布拖,我的感受是正确的:凉山不凉工作,因为有重任;布拖不拖后腿,因为有责任。
感谢院领导们和科室同仁在出发前的送行和嘱托,感谢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朋友以及我的病人们,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