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群活动

科研岁月——难忘在肝病研究所的日子

稿件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13-05-16 00:00:00

 

    夏日的气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秋至的微凉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增添的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科研工作的热情,而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在研究所的岁月。

    说起住院部B栋12楼的肝病研究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个看似神圣和严肃的地方,是每周四全院大查房的根据地,是临床检测的主战场,是深港传染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传染病诊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更是我们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我,从第一天进入研究所实习到前不久的离开,已经一年有余。在此,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研究所度过的点点滴滴。

    肝病研究所分为科研实验和临床检测两大部分,两个部分分工明确、管理科学,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我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自然是加入科研队伍,在这个温馨的小家庭里,既有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陈心春副所长、王辉主任和杨桂林博士等课题负责人,也有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化学博士李巍,还有具有丰富经验,专攻免疫学的张明霞老师,精通分子生物学的双博士后张红梅博士,此外还有刘威龙、朱秀云等助理研究员,大家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形成了以周院长为核心的4个科研团队,研究方向分别是病毒性肝炎临床免疫学、病毒学及宿主基因多态性研究、结核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艾滋病的临床免疫学、病毒学及宿主基因多态性研究以及新发传染病(SARS、人禽流感、H1N1流感、手足口病)免疫学研究、免疫治疗和药物(中药)的研发。

    每年的4月份,是研究所最为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因为这是课题项目申报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研究所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周末或假期,办公室都是异常的安静,在这里除了能看到大家认真的阅读各类文献、撰写标书的情景外,听到的就是大家敲击键盘的声音。

    每周一的下午三点至五点,是研究所周例会时间。会议包括文献讲座和实验结果汇报两部分。每位研究人员要轮流讲解一篇影响因子超过6分并与自己课题紧密相关的SCI英文文献,讲课完毕后还需回答其观众的提问并进行评分,而且每月还有一次全英文口语的讲座,以此来开阔大家的阅读视野、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从而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结果汇报部分则是每个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进展。此外,每两周一次的院外知名人士科研讲座学习,每半年的工作总结和年终工作报告及年度工作计划均是研究所一直保持的传统制度。

    说起实验,我想大家也不会感到陌生。但是说到做研究,那还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和临床工作迥然不同,第一,它来自临床,又最终为临床服务;第二,研究对象趋于静态,而非临床工作中的病友直接交流和沟通;第三,实验,尤其是医学实验,具有其特殊性。 

    但科研和临床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严谨和细致,毋庸置疑,我想这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作风。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讨论分析,每一步要求十分精细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医院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临床检测-结核特异性免疫三项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记得那时我刚来研究所不久,还在熟悉实验室基本制度和操作,每天都看到杨师姐几乎工作至深夜。她清早从病房取回三四十份外周血标本,进行实验,从分离PBMC、细胞计数,到细胞培养、洗板、读板。实验步骤空余时,还要去病房收集标本的临床资料,结合实验结果,不断地分析和总结,以评价这种新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同时不断在周会上向大家汇报,提出问题,总结经验。终于,经过1年多的辛勤努力,研究所结核研究团队的这个新检测项目通过了医院领导和市级部门的认可,得到了广泛开展。此外,结核组的成员们再接再厉,目前不仅是外周血,而且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均可进行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的检测,从而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意义的价值。

    2008年5月,全国手足口病大流行。全深圳市的手足口病集中定点收住在我们医院感染科,整个二区和十二区临床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不要忘了研究所那批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同志们,他们也在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还清楚地记得深圳第一位重症手足口患儿死亡的那天,院长亲自带领研究所的几位研究人员,于凌晨一点多赶往深圳市儿童医院,取样:咽拭子和肛拭子,取标本:心肺等组织活检标本,连夜完成病理标本和EV71-RT-PCR检测。由于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容易发展为重症,而目前缺乏诊断试剂盒和疫苗,院长当即作出指示,要全所人员开始收集大流行期间手足口病患者的标本,对重症和轻症患儿的血液标本,咽拭子,大便标本进行检测,争取尽快研制出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的EV71诊断试剂盒和EV71疫苗,从而为临床服务。于是,研究所立即成立了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在经过仔细讨论和分工后,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去年年底研制出了诊断EV71感染的血清试剂盒,填补了目前市场上的空白,而且疫苗开发也已经开始动物实验。此外,在临床医护人员的大力协助下,研究所将实验室工作和临床紧紧联系起来,使全院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对这个儿科的常见病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提到艾滋病研究团队,我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作为该团队的研究成员,在王辉主任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的指导下,我们做了大量有关艾滋病发病机制、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救治和HAART治疗观察方面的研究。通过紧密联系临床,运用高端的实验技术,如流式细胞术、高通量飞行质谱技术,我们有了不少收获:如HIV抗性基因研究,艾滋病肠道免疫病变研发,艾滋病合并隐孢子虫感染腹泻和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眼炎的诊治,这些对于艾滋病的防治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不仅如此,2008年项目 “中国汉族人DC-sign基因多态性与HIV抗性基因的研究”获得了深圳市科技奖,今年研究所艾滋病组又成功参与了三个国家“十一五”艾滋病防治重大专项,与北京、上海等知名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全院从事艾滋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亲爱的朋友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研究所会议室外走廊的宣传栏,那上面密密麻麻张贴的全是研究所近年来发表的科研论文,包括发表在NEW England ,JCI等高影响因子杂志。这些硕果是全体科研工作者汗水的结晶。殊不知,在这些硕果的背后,他们是如何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后,仍不气馁,不断创新,努力攀岩科研巅峰的。在他们心中,科学家爱迪生、居里夫人、诺贝尔是他们心中的楷模。他们为医学事业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位即将步入医学工作的学生应该学习和发扬光大的。

 

 

附件: